英雄起于微末,豪杰来自边陲,打基础在故乡,显身手于他方。如果一个卖鞋的遇到一个卖枣的和一个卖肉的,他们会有什么化学反应?他们会结拜为兄弟,踏着烽烟,征战天下。如果再遇上某个农夫,这个草根人士组成的班子便会变成当时的最强天团之一。

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十五回(三国演义第一回)(1)

第一回的刘备具备郭靖、哈利波特、林雷、陈平安等经典小说主角的某些特点:虽有高贵的出身(汉室宗亲),但现实地位低贱,处境窘迫局促;生长于偏远之地(涿郡涿县);父亲早亡,少年孤苦,只能从事低贱职业(织席贩履);小说开局之前默默无闻。

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十五回(三国演义第一回)(2)

28岁那年,刘皇叔同学挑着竹席草鞋,面对一张募兵榜文长叹一声,于是改变了命运,改变了历史。这一声长叹,引出了一位好汉厉声责问:“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刘备回望一眼,便结识了一位豪杰张翼德。他们走进一家简陋村店饮酒,便邂逅另一位英雄关云长。于是他们义结金兰,生死与共,一起把汉末的天空搅得风云变色。

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十五回(三国演义第一回)(3)

他们当时无官无职,一介白身(因此得董卓白眼轻视),地位低微,刘备织席贩履,张飞卖酒屠猪,关羽售豆卖枣,看起来身份低下,平庸无奇,但都有一身本事,是不世出的英雄。

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十五回(三国演义第一回)(4)

关羽、张飞是万人敌的勇将。刘备虽武力不高,也不好读书,但胸有王霸权谋,善于笼络人心,初出场,自己根基不厚,便用结义兄弟的方式套住了关、张两位绝世勇将。而且刘备也颇通兵法,《三国演义》的第一计伏兵计就是刘皇叔同学施展的:

“(黄巾军兵围青州)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摩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

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十五回(三国演义第一回)(5)

面对人数众多的黄巾军,刘备没有硬拼,而是采用了诱敌深入、伏兵制胜的军事谋略,因而取得了胜利。不过,在崇计尚谋的三国时代,这一招对乌合之众的黄巾军有用,但对上谋士众多的其他军事集团就不够看了。而缺乏智慧超群的智囊,是刘备前期的最大的致命缺陷,故他虽有关、张、赵等绝世武将,但前期的征战之途坎坷多舛,身如浮萍。直到20多年后,他遇到那位在南阳耕种的书生,自此,如虎添翼如鱼化龙。

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十五回(三国演义第一回)(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