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云英未嫁

*含义:暗喻人非常有才华,但却时运不济,郁郁不得志。

*典故人物:罗隐、云英

*前话:这是一个读来让人心塞的故事,让不才带领大家梦回大唐,看繁华一场,看赚得英雄尽白头的太宗长策。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

*科举制

唐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类似。考试分不同科目,想参加考试的人可自行报名,不必像以前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那般非得有人推荐。科考有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看皇帝心情随时下诏举行。因此,想要成为国家公务人员,能吃上“皇粮”,就得将重点放在常科的考试上。

常科考试主要分为“明经”和“进士”两大类题型。“明经”即填空题,比如人之初的下一句是什么?在河之洲的上一句是什么?就是考死记硬背的,非常简单,只要用功,就一定能过,所以有“三十老明经”的说法,意思是说,你三十岁考过了明经,已经算岁数很大了。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2)

另一个“进士”考试相对来说就难多了,它有点类似申论,是考写作能力的,非常重视你的文笔辞藻及观点对策,比如对于抖音视频的流行,你怎么看?或者写一首咏《王者荣耀》的诗,所以叫做“五十少进士”,意即五十岁考中了进士也算年轻了。

那么别致的问题来了,都是科举考试,大家都去过“明经”好了,为什么非执着于那么难考的“进士”呢?因为在大唐,过“明经”做不了大官,只有中“进士”,才能获得当官的资格,才能有日后咸鱼翻身,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改变命运的可能,才能有机会实现人生发家致富妻妾成群的抱负理想。所以,唐朝的读书人,都为了考进士而发奋努力,毕竟那时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九岁,怎么也得在挂了之前,给自己一个交代不是。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3)

进士一年的名额只有三四十名,比号称最残酷血腥、录取率最低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还要野蛮和不讲道理。很多莘莘学子,在考进士这条路上几乎搭上了自己的一生。就像我们的主角,才华横溢的倒霉愤青罗隐,考了十多年而不中,号称“十上不第”,最后在五十五岁那年心灰意冷的选择了放弃,与科考两两相忘于江湖。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诗佛王维

既然讲到了罗隐终身不第的悲情失意,那有没有一次就中状元的年少成名的幸运儿呢?答案是,必须有啊!

列位看官猜猜在人才济济的唐朝这个人究竟有可能是谁呢?

是写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大唐最有才华的诗仙李白吗?非也!非也!李白是商人家庭出生,而商人和商人家庭的孩子是不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意不意外?服不服气?商人家庭到了宋朝才能参加科考哦!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4)

写有“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鬼李贺也不能参加科考,因为他父亲的名字里有“晋”这个字,和“进士”的“进”字同音,触犯家讳。何为家诲?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可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皇帝和孔子的名字,全国共同回避,谓之“国讳”。长辈的名字全家共同回避,谓之“家讳”。不走运的诗才冠绝的李贺被写有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以“家讳”为由打了小报告,从此一生不能参加科考,二十七岁即憋屈而终。封建社会的礼法如厮霸道和泯灭人性,让人不免唏嘘。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5)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美少年陈子昂考了三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王昌龄三十岁得中进士,不算年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皇室后裔刘禹锡虽然考了一次就高中,但却不是状元。

卖了这么多大诗人的排比关子,就是为了突出下面这位人物在科举考试中的特殊,好了,现在公布答案。这位前半生极走运的宠儿就是和李白同一年出生的诗佛王维。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的说法,可以和李白杜甫这种千年一遇的稀有品种一起排名,足可见其才学和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的崇高地位。诗、书、画、乐样样精通的帅哥王维情商还很高。他在科考前通过“岐王宅里寻常见”中的“岐王”的引荐,得到了当朝公主的赏识。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6)

这位前半生极走运的宠儿就是和李白同一年出生的诗佛王维。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的说法,可以和李白杜甫这种千年一遇的稀有品种一起排名,足可见其才学和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的崇高地位。诗、书、画、乐样样精通的帅哥王维情商还很高。他在科考前通过“岐王宅里寻常见”中的“岐王”的引荐,得到了当朝公主的赏识。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7)

那是一个与青春和欲望有关的日子,精心打扮的王大帅哥在岐王带领下前去唐玄宗一母同胞的妹妹九公主玉真公主的府上参加轰趴(home party)。风度翩翩、气貌不凡、白衣白袍的花美男在人群中极为显眼,引人注目,公主立刻就注意到了他。开放开明的大唐女人一点不害羞的张口就问“这位郎君,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你记得吗?”王维见公主流波飞转,含情脉脉的神态,顿感自信心爆棚,看来颜值爆表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啊!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8)

“好像那是一个秋天,夕阳西下。你美的让我不敢和你说话。”王维狂拽炫酷的用富满磁性的声音积极的回道。

九公主在美少年大胆真诚直白的夸赞下心花怒放,不免格格娇笑。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的王维不想错失机会,于是见机行事,马上拿出准备好的琵琶,为公主献上了一曲他自己谱的《郁轮袍》。

《郁轮袍》甫一弹出,那优美的音调就令满座宾客为之动容,玉真公主更是极力赞扬“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赏!”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9)

察言观色的岐王又锦上添花的在旁美言道:“摩诘(王维的字),不止善于音律谱曲,诗作更是当世一绝。”

公主拿过王维呈递上来的诗作看过之后赞叹不已。

“拙作不足为奇,鄙人与当今那些进士及第的才子相比,实在云泥之别。”王维以退为进的说道。

“摩诘不愿意去考今年的进士,真是可惜!”岐王适时的补充道。

“这却是为何?”玉真公主眨巴着大眼睛诧异的问道。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0)

“公主不是推荐张宰相的弟弟子远为状元了吗?摩诘志在折桂,只好明年再考了。”岐王讪讪的悄声说道。

公主不以为然的对王维笑道:“以你的才学,只管去考,有我九公主的推荐你不会被埋没的。”

果然,在公主的全力举荐下,高富帅的王维年仅20岁就一举进士及第,而且还高中“状元”!成为全国公考第一名,这一纪录,在当时可谓空前绝后。和王维同一年考试的还有落第的时年三十九岁的孟浩然,两人考场相识,成为忘年之交,王维还曾为孟浩然作画。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1)

而被王维挤兑掉的张宰相的弟弟子远只能屈居其后了。张子远即张九皋,开元盛世最后一个名相张九龄的弟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张九龄所写。他还曾建议唐玄宗处死彼时尚未发达的“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但玄宗以与人为善,以德服人的理由自以为是的拒绝了张九龄的提议。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2)

*雁塔题名

王帅哥的童话故事仅此一例,无法简单粗暴的复制。大部分的书生还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走着漫漫科考路。比如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的诗囚孟郊,常年在京城复读苦学,考了一年又一年,导致家徒四壁。他时常望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回想家乡的美好日子和坐在门口为自己缝衣服的老母亲,然后眼泛泪花的吟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哎!如今成家立业,方知父母养家糊口的难处和男人人到中年的压力苦闷。

始终没有放弃、意志坚定的孟郊在四十六岁那一年,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考中了进士,并写了那首著名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其扬眉吐气之情可见一斑。因而晚唐诗人赵嘏(gǔ)又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诗句。意即天下英雄均为进士虚名所累,耗费一生心血去博取所谓的功名,而再没有多少人对江山感兴趣了,太宗皇帝这个举措有效的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使天下间有才学的人都去考取进士,为一个虚名而耗费了一生的才智。

当然,科举考试有一个弊端,即答卷不糊名,你的大名赤裸裸的展现在考官面前,这就有了作弊走后门的机会。比如考官一看,柳宗元,这不是柳侍御史的公子吗?才二十一岁就写的一手好诗文,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中了!写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柳宗元的才华毋庸置疑,这里只是举个名人的例子来对比说明。柳宗元的好友德高望重的太学博士吴武陵,动用个人关系在考试前将官宦世家出身的杜牧所做诗文举荐给主考官崔郾(yǎn),使得杜牧二十六岁第一次科考即高中进士前五名,有机会觐见皇帝。而这种暗箱操作的不公平行为唤为“行卷”,在唐朝非常盛行。反观“小李杜”的另一位,即出身贫苦的李商隐虽然和杜牧齐名,但科考遭遇却天差地别。由于没人举荐,苦无“行卷”之门,在考了近七八年后才得中进士。

但总之,科举制毕竟让出身寒门的学子有机会进入仕途,甚至出将入相,对比九品中正制已经算是重大的进步了。

再说中了进士的新科贵人们,都要大开party欢饮庆贺,这个大party号称曲江探花宴。科考在每年一月份进行,二、三月份公布榜单,那时的长安已经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甚是烂漫。进士榜单放榜张贴于礼部的南院,人们俗称为“南宫告捷”,榜头竖贴着四张黄纸,称做“金榜”,上面用淡墨书写"礼部贡院"四个大字,然后以下便是新科进士名单。书生们若见到自己榜上有名,就可以参加曲江园林的party了。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3)

同时参加party的还有主考官、公卿贵胄及其家眷,就像名利场中的各种慈善夜晚会,很多人各怀心事,将这个聚会当成一个展示自己、结交权贵的机会,权贵们也各取所需找寻自己的目标,完成一场场的凡俗交际。

宴会必须要有各色的樱桃,因此曲江宴也被称为"樱桃宴"。宴会上,进士们把装了酒的杯子放在曲江水面上,酒杯随水而流,流到谁的面前停下来,谁就拿起杯子饮酒作诗,然后还要请两位最年轻英俊的进士去花园里采摘名贵的花草,分给各位进士佩戴。由此宴会也叫“探花宴”,采花的人叫“探花使者”。曲江宴饮并不是一天了结,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从三月初一直延续到仲夏。

有一年,曲江宴会结束后,进士们纷纷到慈恩寺游玩,当他们来到大雁塔下面的时候,一个进士唤作张莒(jǔ)的突然心血来潮,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大雁塔下面的石壁上。不料此举引得其他文人纷纷效仿,大家也都争相在石壁上镌刻自己的名字。就像游人都喜欢在长城等名胜古迹上刻下“狗剩到此一游、铁柱爱春花”之类的语句一般,证明自己曾经来过,曾经牛掰闪闪过!

这个做法以后便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凡是新科进士曲江宴会后,都要来到慈恩寺大雁塔,选派一位书法漂亮的进士,把大家的名字、籍贯和及第时间题在石碑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红色的朱笔书写。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4)

唐朝的书生都把参加曲江探花宴和雁塔题名看作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和其他十六个人一起考中进士,他是其中最年轻的,当时才二十七岁,所以他非常得意地在诗中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名落孙山

和春风得意的进士们形成鲜明落差的就是那些不第秀才了。其中又以罗隐最为显眼,第一,岁数大,已经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了;第二,特别丑,不是如白开水般寡淡的普通相貌;第三,才高八斗的长安城中人尽皆知,却又得不到赏识。十足十的天涯沦落人。

名落孙山的罗隐孤独的坐在一颗垂柳下,望着远处曲江边上的灯红酒绿,不免感伤的吟道:“憔悴长安何所为,从此凄惶未可知。”在长安混的这般落魄的憔悴鬼样子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后漫长的日子还不知道有多苦楚凄惨呢?由此可见其因落第带来的巨大的无奈心酸和颓废伤感。罗隐的遭遇,让不才想起了那些怀揣着梦想的为了可以活得更好的痛并快乐的在北京街头啃着面包,住在没有窗户的几平方米小屋中执着坚持和奋斗着的北漂们。诚如汪峰那首《北京 北京》里面唱道的:

“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

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在这里失去

北京北京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

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

名落孙山的罗隐当然不甘心离去,他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尝试。这里引用名落孙山一词其实有点早了,因为名落孙山是宋朝的时候才有的词汇。

话说宋朝有一个口才出众、幽默风趣的读书人名唤孙山。某一年,他和隔壁王大叔的儿子王铁柱一起进京赶考。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金榜的倒数第一名,但仍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王铁柱,却没有考上。孙山回到故乡。王大叔便来问他儿子铁柱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名”,泛指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的,叫做“名落孙山”。

*乞丐骨圣旨口

罗隐缘何考到了五十岁还不能金榜题名呢?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幕后黑手的伎俩还是别有隐情的无奈,下面,敬请关注每天此时不才频道《罗隐的科举之路》让我们跟随不才的笔墨走进一个落地才子的内心世界。

罗隐,原名罗横,十次不第之后怒改为隐。他出身寒门,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罗隐小的时候聪明伶俐,出口成章。在他四岁左右的时候某天和小伙伴到城隍庙附近玩,罗隐发现城隍庙里的菩萨会站起来冲自己微笑,回到家中的小罗隐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听老辈人讲,只有看见真龙天子,菩萨才会微笑起身迎接,难道我儿是皇帝命?第二天,将信将疑的母亲将两个鸡蛋偷偷放到了菩萨的脚踝头,然后让罗隐再次来到城隍庙,她自己则躲在暗中查看。果然,小罗隐一进庙,两个鸡蛋就咕噜噜的滚到了地上,这说明菩萨确实站起来了。怪不得我儿子这么聪明机敏,原来是天子啊!将来要有大出息的啊,我们的苦日子总算没白熬!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5)

罗隐的母亲高兴坏了,以前受了邻居那么多的窝囊气,让他们狗眼看人低,有眼不识泰山,等我儿子出人头地的那天,让他们肠子都悔青。王铁柱昨天骂我儿子没有爹是一遭,春花不借我米还嫌我是寡妇又一遭,刘大妈笑话我衣服打补丁一遭......母亲坐在灶台前,一边敲着烧火棍

一边不住嘴的发着牢骚。灶王爷正在午睡,被烧火棍的声音吵醒,又听罗隐母亲嘟嘟囔囔个不停,于是马上竖起耳朵听了起来。可能灶王爷年岁大了耳朵有些背,加上刚睡醒,只把罗隐母亲口中的“一遭”硬生生听成了“一刀”,天哪!这还了得,这个一刀,那个又一刀,如果让他当了皇帝,孝顺的罗隐肯定要听母亲的话把天下百姓都杀光了,到那时玉帝非治我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不可。心急火燎的灶王爷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上天向玉帝汇报去了。

玉帝听了灶王爷的小报告后,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下令天兵天将去抽罗隐的龙骨。

霎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小罗隐用小手指着天空,十分惊恐的对母亲说,“娘,天上好多人,都好凶,他们要来抓我了!”罗隐母亲一听如五雷轰顶,知道这是闯了大祸了,老天派人来收拾他们家了,焦急的母亲匆忙间将罗隐藏在了床下面。可是罗隐却忽然痛苦万状的跌倒在地,惨叫连连。母亲猜到天兵天将可能是要取掉儿子的皇帝命,就像抽筋拔骨那般,于是马上让儿子咬住家中的马桶边儿,因为她听说神仙鬼怪最怕污秽的东西。小罗隐死命的咬住了马桶边儿,如此一来,他身上的龙骨虽然被抽走,一副牙齿却没换掉,所以日后他虽坐不了皇帝,但却保留了一张“圣旨口”,就跟嘴开光一样,说什么都会应验。

比如芦田村的蚊子不咬人,只叮毛竹,就是源于罗隐某天露宿在芦田村,蚊子骚扰的他无法入睡,身上也被叮了好几个大包,奇痒难耐。罗隐气恼之下金口一开“罗隐芦田宿,蚊子叮毛竹”。他话音刚落,奇迹就发生了,芦田村方圆十里内的蚊子,就像得到了命令似的,都奔着毛竹使劲去了,再也不叮人了。

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听听权当消遣了。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6)

但真实的罗隐确实也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说话做事和写文章都直来直去,揭人揭短,打人打脸,从来不留余地。俗称为“在瘸子面前说短话”,极度伤人又自伤的毁灭型种子选手。

第一次考试,他的答卷锋芒毕露,言辞之间极尽嘲讽。主考官边看卷子边骂道:又要当官,又瞧不上官场,典型的婊子想立贞洁牌坊,这个极为丑陋、一口土话的狂妄家伙,从今往后,你就别想在放榜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名字,走好了您呐!

落榜后的罗隐完全没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反而在京城里胡逛瞎遛,看到不顺眼的事就写诗,嬉笑怒骂一番。因为写诗写得好,又经常把一些纨绔子弟、达官显贵骂得狗血淋头,所以他经常登上微博热搜,渐渐成为京城里人人知晓的知名大V。

而彻底断送罗隐官场之路的是他那张不长记性净瞎说大实话的“圣旨口”曾出言不逊的得罪过当朝宰相韦贻范。

有一次,罗隐三生有幸的和朝廷大臣韦贻范同乘一条客船。韦贻范在船上对船夫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罗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叫着船夫的名字说:“那是朝中的哪位官!我脚指缝里夹着的这只笔,可以顶他们几个人!”一句狂妄的话把韦贻范气得怒火中烧,暗中拿出小本本记下了罗隐。后来,韦贻范还经常拿这件事跟同僚们开玩笑,就这样,罗隐的狂妄之名传遍了朝廷。从此他被拽进了官场的黑名单,完全断绝了仕途通道。

*文君当垆(lú)

在做最后挣扎的罗隐老着一张脸皮,将自己的诗文谦卑的送到了宰相郑畋(tián)府上以求得推荐。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郑畋久闻罗隐狂妄嚣张的大名,但仔细读起他的诗来,却发现字字珠玑,含义辽阔,掷地有声,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读到兴起,不免摇头晃脑、啧啧赞叹。郑畋的女儿很少见到父亲如斯模样,不免好奇的讨来诗文翻看,“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郑大小姐只读了几首之后,就被罗隐的才情深深吸引,成为了他的一名小迷妹。尤其那句“惆怅佳期又一年”刚巧说到了郑大小姐的闺房心事,于是她央求父亲可否让这位才子到府上一聚,父亲见女儿这般迷恋光景,心中暗忖道:女儿到了适婚年龄,又刚好喜欢罗隐这位才子,不妨就让他来府上一遭,让女儿躲在帘后暗中瞧瞧,如若可心,那这桩婚事也就定了。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7)

可天生奇丑又老的罗隐却让帘后偷看的郑大小姐倒吸了一口寒气,她顿时感到五内俱焚,热血攻心,从满怀期望到失望至极,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由于太过刺激差点让其晕倒。

哎!终不能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般传奇唯美,文君当垆与我只是一场梦罢了,想到此处,娇惯任性的郑大小姐将罗隐的诗卷全部扔到了垃圾桶里,再也不读他的诗了。

那令宰相千金羡慕嫉妒的文君当垆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成都人司马相如因文采、琴艺、武功三绝而名动天下。临邛(qióng)土豪卓王孙久慕大名,在家设宴请其做客。卓王孙有一个离过婚的女儿唤作文君的,因为久仰司马相如的大名而在帘后偷看。司马相如发觉帘后有一美貌女子后佯作不知,只是不动声色的用梁王所赠的名琴“绿绮”弹奏了一首《凤求凰》用来试探。卓文君自小擅长音律,自然心领神会曲中所含情意,又见司马相如面如冠玉,剑眉星目,仪表堂堂,丰神俊朗,真真是个潇洒的郎君。芳心暗许的卓文君宴会结束后,乘夜逃出家门,和相如私奔回了成都。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8)

为了维持生计,二人将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起了卖酒生意。千金大小姐卓文君亲自在垆前卖酒,而司马相如则穿着围裙洗涤杯盏。两个人不惧外面的风言风语和指指点点,反而乐在其中,愈加恩爱,成为一时佳话。后来司马相如得到了汉武大帝刘彻的赏识,做了高官,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也被后世人所倾慕、向往。

*歌妓云英

罗隐没有司马相如的好命,被郑畋宰相拒绝后的他彻底绝望的离开了长安。

这一日,他来到了故地钟陵(今江西省)。漫步在街头的罗隐正自无聊,偶一抬头,却忽然看见了不远处的“万花楼”牌匾,一霎时,往事一幕幕的涌上心头。许多年前的春天,进京赶考的他意气风发的和其他应试的举子们在歌妓的陪伴下纵情高歌饮酒,肆意畅想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可如今呢?依然一身布衣,草芥寒酸。丢人啊!

罗隐正要低头快步从万花楼前经过,却不想被一个妩媚娇嗲的声音给唤住了。

“郎君可是姓罗?”(在唐朝,女子称呼非亲非故的男子为郎君,不要被电视剧给误导了哟!)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19)

罗隐听得声音很是熟悉,急忙转头去看,一张艳若桃花的俏丽面庞瞬间映入了眼帘。

“瞧瞧我这眼力,还真的是故人,快进来坐坐。”万花楼前站着的美女热情的上前招呼道。

罗隐在明晃晃的日头下,认出了这个当年万花楼的头牌歌妓,好像唤作云英来着。

“云英?”罗隐试探的问道。

“嗯嗯...罗郎真个好记性!”云英职业病发作,娇羞应道。

“一晃经年,不想还能遇见,我俩还真是有缘人啊!”罗隐发自肺腑的感慨道。

“有缘千里来相会嘛!”云英边说边将罗隐款款的让进了房内。

看着眼前韶华不再,徐娘半老却依旧以色侍人的歌妓云英,罗隐不觉有些伤感。如斯美人,未遇良人,真是可惜,可惜啊!

云英这边厢也是暗自观察着罗隐,这么多年未见,他还是丑的那么与众不同,惊世骇俗。只是,瞧他的衣饰打扮,应该是落魄浪荡了。

“罗郎至今未登科吗?”云英忐忑的试问道。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震的罗隐肝胆俱裂,你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莫非岁数大了,脑子也迟钝了吗?身为一名歌妓,职业素养在哪呢?怎么和我一样揭人揭短,瘸子面前说短话呢?

梨花压海棠的典故(花千树下神侃成语典故之)(20)

本就乖戾(lì)的罗隐于是不咸不淡的对着云英脱口而出:“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意思是说,我没有金榜题名成为名士,你也没有嫁人啊!大家半斤八两,都是活的不如意吧!

虽然大老爷们酸一个风尘女子不嫁人有点过分,但其实,这故事背后映射出的是,人们在面对命运时的渺小无奈和对人生如此凄凉的万千喟叹。

所以不才有诗云:

云英罗掌隐清秋,造化萧瑟总难封。

他年春逢桃李日,南风何必笑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