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礼仪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1)

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2)

磕头也是西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都磕头的。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3)

在大昭寺、布达拉宫及其他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常常可以见到磕长头的人群。磕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过去,有些虔诚的佛教徒,从四川、青海各地磕长头到拉萨朝佛,行程数千里,三步一拜,一磕几年,有许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觉得尽诚尽意、毫无怨言。大昭寺前的粗石板,也被磕长头的人磨光了,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磕头方法。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4)

过去遇见长官、头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由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于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

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对尊敬者合掌得过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5)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6)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7)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8)

逢年过节,到藏族家里做客,主人便应敬酒。请喝青稞酒,是农区的一项习俗。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西藏几乎男女老少都能喝青稞酒。

藏族忌食马、骡、驴、狗肉和鱼类。讳叫亡人之名。禁忌不尊重喇嘛、佛教经典和喇嘛寺的言行。忌讳在畜圈大小便和清点主人的牲畜。妇女生小孩或家中有病人则忌门。不用有裂缝的碗待客。禁忌将脚伸向佛龛。严禁在灶火内点燃破布等秽物。忌敲打碗筷。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9)

藏族风俗礼仪价值(梵林文化-藏族同胞都有哪些风俗习惯)(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