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鼎 西周早期,通高62,口径47厘米。1974年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中国现在的首都是北京,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但若将时光之轮向过去拨上两千五百年,来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北京的文献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周初分封的燕国和蓟国。武王东征灭商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肆分封,家族子弟、开国功臣和前代贵族都得到了封国。燕国便是封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镇守着周王朝的北部边疆。
周初主要封国形势图,可以看到燕国地处西周疆域的最北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虽为战国七雄之一,但地处偏远,与戎狄接壤,又在各国间你死我活的惨烈战争中几度濒临灭国的绝境,加之始皇焚书,记载燕国国史的资料到了汉代,已经接近团灭。因此,有关燕国立国初期的情况,千百年来一直疑云重重。
乐毅画像,乐毅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名将,燕国最有名的人物好像是他……
《汉书·地理志》认为燕国的始封地在蓟(今北京市区)。唐代《括地志》则认为位于今北京密云县或天津蓟县。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又有河北涞水县一带的说法……各家各派,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看法。
到了晚清时期,北京市郊开始发现带有“匽侯”铭文的青铜器。据金石学家考证,铭文中的“匽”指的就是燕国的“燕”,从此确定当时燕国的中心区域应该在北京及周边一带,河北或天津的说法不攻自破。
但学者们并不满足于此:能否进一步确定,最初的燕国封地中心区域是在今北京市内,还是市郊?具体又在哪一个方位呢?
1964年,北京市郊黄土坡村农民挖菜窖的一铲子下去,挖出了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两件燕国青铜器。
被农民掘出的青铜器之一:叔鼎
被农民掘出的两件青铜器之二:父癸爵
1973年,考古队员们开始在黄土坡村发现青铜器的地点进行钻探,结果发现了大批高规格的墓葬和车马坑,揭开了琉璃河遗址考古的序幕。时至今日,对琉璃河遗址的发掘仍在持续,遗址面积已经扩大到6万平方米,包含300多座墓葬和30个车马坑。
考古学家在琉璃河遗址进行田野调查
堇鼎出土于琉璃河遗址编号为M273的墓葬。它重41.5公斤,口部微微内收,边缘向外折。口沿部上方的两只立耳十分厚重。腹部外鼓,下面有三只粗壮的柱形足承托。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鼎,三足,两耳,合五味之宝器也”。这一描述用在堇鼎身上,还是相当准确的。
在现在通行的青铜器分类中,鼎通常被归入饮食器一类。西周时期用鼎来盛装肉食,不同等级的贵族,用鼎的数目有严格的规定: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鼎因此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现代汉语中的许多成语,如鼎鼎大名、一言九鼎、鼎力相助等,都包含了“鼎”的这种含义。
堇鼎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的铭文。铭文位于腹内壁,共26字,释为“匽侯令堇饔(音“拥”)太保于宗周,庚申,太保赏堇贝,用作太子癸宝尊彝纠冊(音“册”)。”
意思是,燕侯命令一个叫“堇”的人送东西给在宗周的太保。在庚申这天,太保赏赐给堇许多贝,用来为太子做了这个宝鼎。
堇鼎铭文拓片
铭文中提到的“太保”即召公奭(音“是”),与周公旦、姜太公一样,都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均有封地。“太子”意为“长子”,(不是继承皇位的太子)。而末尾的“冊”字代表的是堇的族徽,没有实际的文字意义。
据《史记》中的记载,燕国就是召公奭的封国,召公理应亲自前往封地,为什么还待在宗周,让自己的长子成为燕侯呢?这就牵涉到西周初期的一个习惯。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对象,既有王室子弟,也有前朝望族,还有一些开国元勋,例如周公封地在鲁,姜太公封地在齐,等等。召公也是其中之一,《尚书》中如此解释召公的地位:“召公为保, 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
后人想象中的召公
然而这些元老重臣们堪称国之柱石,如果长期离开首都到外地就封,如何保护新生的周朝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臣们多采取让长子前往封地,代为受封的做法。如《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就提到周公“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召公的重要地位与周公相仿佛,不得不采取“亦以元子就封”,也就是派长子去往封地的做法。
将铭文中透露的信息与史籍记载相结合,我们终于勾勒出一幅比较完整的燕国开国图景:西周建立后,将召公封于燕地,地点在现在的北京郊区房山县一带。然而召公由于政务缠身,无法亲自前往封地,只能派自己的长子受封,成为真正的第一代燕侯。
受封之后的某一天,长子派人去王都看望父亲,父亲非常高兴,给了他很多赏赐,而那时,父子两人都不会想到,燕国长达八百多年的兴衰,已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