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农村利用稻田混养经济鱼类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已被广大种养户认可,但某些农民朋友并不知道,并非所有的鱼种都适合在稻田里饲养。因为稻田里的水位比较低,如果夏天遇到高温的情况下,水温就会明显升高,当然不适合某些怕热的鱼种养殖。而胡子鲶的生活特性则具有既能耐高温,又还具备超强的抗缺氧能力,是稻田混养鱼类的一种理想品种。

胡子鲶的生活习性比较特殊,喜欢在泥水中爬行。而鲶鱼的这种习性无形中为稻田的松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巧妙地将氧气溶入到水和土壤中,促进水稻根系的呼吸有足够的氧分;另外,爬行中的鲶鱼还能有效地抵制水中杂草的生长。鲶鱼除了兼备供氧、除草以外,另一重要功劳还能为稻田消灭一定数量的虫害。鲶鱼善于跳跃,喜欢捕食飞行能力较低的飞虱、叶蝉等害虫。而鲶鱼的猎食高峰期是在傍晚和黎明,而这一时间段正好是昆虫的活动时间。与此同时,鲶鱼在有丰盛的食物来源的保证下产生出大量的排泄物,这又无形中满足水稻在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天然有机肥分。有相关数据显示,一条鲶鱼在稻田中至少要生活4个月左右的时间,累计排泄物就可达到20公斤左右,其中含氮量为80克,磷140克,钾62克,而按每2㎡放养一条鲶鱼的密度来计算,其排泄物是能够完全正常供应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氮、钾等养分的。

胡子鲶养殖技术(农村稻田套养胡子鲶关键技术)(1)

一、田间工程

在利用稻田养殖胡子鲶时,需要在稻田的四周开挖环沟,沟深约1米左右,宽1.5米,同时将开挖出来的泥土用来筑实田埂,将田埂加高到50厘米,顶宽100厘米。若有3亩左右面积的稻田,宜在稻田的中间开挖出“十”字形中间联沟,沟宽为50厘米、深60厘米左右。

二、防逃设施

胡子鲶的迁移能力非常强,它能利用自身强大的硬棘,在陆地上支撑身体进行短距离的爬行,甚至可以越过许多障碍物,从一块稻田逃逸到另块稻田里,因此在进行稻田养殖时,做好防逃设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1、防逃网防逃

胡子鲶除了能攀越田埂和从进出水口处潜逃外,还能跳离水面20厘米高的地方逃逸,甚至还有掘洞潜逃的风险,所以要用网或帘子把田埂筑高一点。防逃网的材料可采用麻布网片、尼龙网片或有机纱窗,一般设计高度为50厘米左右,用网目不超过0.5厘米的网衣,也可采用硬质塑料薄膜,也即是农用聚乙烯薄膜。其优点就是造价低廉,而缺点是抵御风雨及抗低温能力差,在长期风吹日晒下特别容易破损,需要经常维修更新。在易涝的低洼稻田地主要采用这种方式防逃:用网围在稻田的四周,选取长度为100厘米的木桩或毛竹,削掉毛刺,打入泥土中的一端削成锥形,或锯成斜口,沿田埂将桩打入田埂土中50厘米,各桩的间距约3米左右,尽可能将桩与桩之间呈直线排列,稻田的拐角处设计呈圆弧形,将网或塑料薄膜固定在木桩上即可。

2、钙塑板防逃

使用高55厘米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在安插时将硬质钙塑板埋入田埂的泥土中约15厘米,每隔75~100厘米处用一根木桩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四角位置应做成弧形,以防胡子鲶沿着夹角攀爬外逃。

3、两级台阶防逃

将稻田四周的田埂设计成两级阶梯的形状,上下级约有20厘米的落差,当胡子鲶跳跃到第一级没有水的台阶上时,胡子鲶就不会继续再向上一级台阶跳跃了,只能跳回田间沟的水里,从而起到防逃的效果,这种方法既方便又实用。

胡子鲶养殖技术(农村稻田套养胡子鲶关键技术)(2)

三、苗种暂养

为了提高胡子鲶在稻田中养殖的成活率,一般要对鱼苗进行暂养,乡民锋哥的做法是先将鱼苗暂养到3厘米以上,再放入稻田中。

鱼苗的暂养池有多种多样,既可以设计成水泥池,也可以安在小池塘中,还可以在稻田里开挖田塘式田间沟专门用于苗种的暂养与培育。不过乡民锋哥认为选用水泥池进行暂养最为理想,它的优点是便于管理,捕捞时容易且起捕彻底,还可以防止敌害的侵袭。水泥池的建造可以砌成方形,一般以10~20㎡为宜,可参考使用长5~6米、宽3米、池高1米的规格,但是在池底必须铺设纱窗网。

苗种暂养时的放养密度一般可以高一些,以1500~2000尾/㎡为宜,暂养阶段的饲料以浮游动物为最好,也可用蛋黄、奶粉,或再将一些低值的野杂鱼用打浆机打碎,与玉米面混在一起做成混合饲料,每日投饵两次,每3~5天换一次新水,换水量约为1/4左右,以保持暂养池内的水质清新。

胡子鲶养殖技术(农村稻田套养胡子鲶关键技术)(3)

四、稻田培肥

为了让胡子鲶进入稻田后便有适口的天然活饵料供其食用,保障其口饲从而提高成活率,增加鲶鱼的体质,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在鱼种进人稻田前需要对稻田进行培肥,乡民锋哥所用的方法是在田间沟里先放入一定量的人粪和猪粪,按田间沟的面积计算每亩可施300公斤左右,经过七天时间的发酵,田间沟里就能生长出大量的剑水蚤等天然活饵料。

五、鱼种放养

放养到稻田里的胡子鲶鱼种应要求规格整齐,大小统一,体质健壮。如果单纯是利用天然饵料进行养殖的,每亩稻田可放养10~20尾8~10厘米长的鱼种;如果是采用人工投喂时,每亩放养的密度可增加到150~250尾。为了提高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完全可以全程投喂饵料,因此乡民锋哥认为放养的密度尽可能地加大,一般按每亩放养200尾左右的鱼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胡子鲶养殖技术(农村稻田套养胡子鲶关键技术)(4)

六、投喂饵料

胡子鲶的饲料主要为动物性饲料,如人工培育的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料,而煮熟的猪血和动物屠宰下脚料为熟饵料。随着胡子鲶的生长,它的口径也不断长大,这时可用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杂鱼杂虾等来投喂。根据日常观察,在稻田里养殖胡子鲶时,用鸡、鸭肠子投喂的效果特别好,鲶鱼也特别喜欢吃,鸡、鸭肠子的饵料系数约为4,因此乡民锋哥在进行稻田养殖胡子鲶时,已与当地菜市场内的鸡、鸭、鹅屠宰区达成合作协议,专门收购其肠子等动物内脏,也可采用鱼粉、蚕蛹、菜籽饼、豆粕等配制成专用的配合饲料。

当然投喂大型饲料厂家生产的全价颗粒饲料还是最好的,优点就是这些颗粒饲料大小粒型都有,能满足胡子鲶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另外是大厂配制的颗粒饲料总体上来说质量有保证;其次就是投喂方便,饲料报酬率高;最后是省去了人工配制的麻烦。

在鱼种入田两天后便开始投喂饲料,投喂是应按“四定”投喂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使投饵更加科学化、具体化,以提高投饵的利用效果,降低饵料系数。

(1)、定时 每天投喂的时间应相对稳定,根据稻田的具体特点与胡子鲶的摄食特点,一般每天投喂一次即可,而在16:00~18:00时段投喂最为理想。

(2)、定量 投喂的饲料要适量,避免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同时应根据水温、不同规格、不同季节的天气和鱼体重量,及时调整投饵量。一般的投喂量是按稻田内存储胡子鲶重量的8%~15%投喂。一般每次投完料后的2小时必须查料,在饲管过程中8、9、10三个月应保持鱼的八成饱即可,因为喂得太饱鱼容易发病,同时造成饲料浪费。若在发病季节、天气闷热、气压低或雷雨前后投饵量要明显减少或停止投喂。正常在每天的20:00检查吃食情况,如投喂的饲料全部吃完,第二天可适当增加或保持原投饵量,如吃不完则第二天要即时减少。

(3)、定位 在胡子鲶苗种培育时可采取沿池边泼洒的方式;但是到了稻田养殖时,还是要定点投喂为好,在稻田的田间沟边设置专用的投食台,每亩可设10个左右,每个食台0.5㎡即可,食台离田埂40厘米,位于水下15~20厘米,也可以将胡子鲶训练成上浮集中吃食。

(4)、定质 投喂的颗粒饵料质量要优,投以各营养配比合理的高质量的配合全价饲料,不得使用腐败变质的饲料,以免引起鱼病。同时应根据鱼类生长的特点,配备适口的颗粒饵料,以保证满足胡子鲶的生长要求。

与其他鱼类养殖不同的是,胡子鲶由于生理特点其味道有泥腥味,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膻臭气很浓的饲料,以提高鱼肉的质量和鱼的抵抗力。

胡子鲶养殖技术(农村稻田套养胡子鲶关键技术)(5)

七、日常管理

1、加强稻田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能促进鱼的食欲,促进其生长,并能防止鱼病的发生,对于稻田内养殖胡子鲶也具有同样道理。在盛夏高温季节,乡民锋哥认为对田间沟内的水每半月换一次为好,每次换掉1/5左右即可。如果稻田长期有微流水,那么养殖效果就更好,也可以在田间沟架设一台水车式增氧机,通过对水流的推动作用而形成微流水,这对养殖效果能起到明显的好处。

2、及时分养

由于胡子鲶的抢食非常厉害,时间一长就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加大,同一规格的鱼种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稻田饲养,个体间的差异有可能达到2~3倍,因此乡民锋哥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可以将稻田分成若干田块进行养殖,当饲养达到一定规格后,就捞出来上市。

胡子鲶养殖技术(农村稻田套养胡子鲶关键技术)(6)

八、病害防治

胡子鲶的抗病能力非常强,一般很少得病,尤其是在稻田养殖的环境下。但是如果田间沟的消毒不彻底,水源和饲料中含隐藏有病毒原体,而且外购来的鱼苗鱼种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在稻田养殖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烤田、施肥过程中不小心弄伤了鱼体,投饲不均及突然改变饲料等,都有可引起胡子鲶的细菌性疾病或其他疾病。根据生产实践,在稻田里养殖胡子鲶时,最常见的鱼病有气泡病、肠炎病、车轮虫病、口丝虫病、指环虫病、斜管虫病、三代虫病、黑体病和水霉病等。

九、捕捞与蓄养

1、捕捞

当胡子鲶在稻田中饲养到9~11月份时,经过5~7个月的生长,规格普遍在0.75公斤左右时,就可以捕捞上市。捕捞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钩钓、拉网、网刺等方法,当用这些方法捕捉了80%以上时,再将稻田里的水放走,接着抽干田间沟里的水,胡子鲶基本上全部在田间沟里,可一次性捕捞干净。

2、蓄养

胡子鲶的肉质虽然细嫩,但是鱼肉有一股污泥异味,许多人不太爱吃就是这个原因。如果直接将从稻田里捕捞上来的胡子鲶投放到市场上,会严重影响到胡子鲶的肉质质量并降低它的食用价值和口感,从而影响它的市场占有率和售价。因此将胡子鲶从田间沟中捕捞上来后必须进行蓄养后方可上市。乡民锋哥的蓄养方法是将捕捞上来的胡子鲶集中起来,再放到清水池中蓄养5~7天,需要注意的是在蓄养期间不能停喂饲料,而经过几天的蓄养后,胡子鲶便会将它体内的异味物质大部分排出,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胡子鲶的肉质质量。

胡子鲶养殖技术(农村稻田套养胡子鲶关键技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