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千年,历风霜,得而藏甜于苦,终幸遇水,方可带来惊叹之体验。苦、甜、涩、甘...各种滋味,回味无穷!那,什么类别的茶,会产生什么滋味呢?这样的特别的滋味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茶的分类讲解(就知道茶是怎么分类的了)(1)

茶,是茶树的叶子。在植物学中,茶树属于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作为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茶树从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乔木茶、小乔木茶以及灌木茶三类。乔木茶,其植株高大且有明显主干的分枝,树枝都长得比较高,茶叶比较稀疏,常呈墨绿色,长度一般在10-25厘米之间。小乔木茶跟灌木茶都是乔木进化而来的(通俗地讲就是乔木茶的子孙)。小乔木外形上看比乔木小些,底部到中部有明显主干,分枝中等偏高,翠绿色的茶叶,长度一般在10-14厘米。而灌木类茶树植株低矮,没有明显主干,从根基处就开始紧密分枝,黄绿色叶子长度一般在3-14厘米之间。

上述三种茶的种类基本囊括了所有种类的茶树了,我们日常用于冲泡的茶叶其实就是采摘茶树的细芽嫩叶,经加工制作而成。

茶树种植对于气候跟土壤是有较高要求的。必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度较大,阳光散射,弱酸性且富有养分的土壤为佳。不同的气候特点孕育了不同茶。我国地理幅员辽阔,东起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至海南岛榆林,北到山东省荣成县都有茶树种植。按照气候特点的区分,我国现有四大茶区,各个茶区都有其特有的茗茶。江北茶区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信阳毛尖、舒城兰花等;江南茶区有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太平猴魁、庐山云雾、正山小种等;华南茶区有铁观音、凤凰单丛、凤凰水仙、冻顶乌龙、白毫乌龙、黄金桂等;西南茶区有普洱茶、竹叶青、蒙顶甘露、都匀毛尖等。

根据加工方式和发酵程度的不同,现如今又将茶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Green tea)、白茶(White tea)、黄茶(Yellow tea)、乌龙茶(青茶)(Oolong tea)、红茶(Black tea)、黑茶(Dark tea).这六大茶类其实是根据它们共同拥有的一种化学物质“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来划分的。按照氧化程度由低到高分别为:

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度发酵)<黄茶(微发酵)<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黑茶(后发酵(渥堆发酵))。

根据这个分类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加工工序就比较好理解了:

绿茶:鲜叶→杀青→揉捻→干燥。代表茶叶有西湖龙井、六安瓜片、碧螺春;

白茶:鲜叶→萎凋→干燥。代表茶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黄茶: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代表茶叶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

乌龙茶: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代表茶叶有凤凰单丛、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

红茶:鲜叶→萎调→揉捻(揉切)→发酵→干燥。代表茶叶有代表茶叶有祁门红茶、滇红、宁红;

黑茶: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代表茶叶有湖南安化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茶的分类讲解(就知道茶是怎么分类的了)(2)

有茶友可能会问,这六大类茶哪一类比较好呢?答案是难分伯仲!我想说茶无高低之分,只有适口为珍。选择自己喜爱的口味,喝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