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区是高度开发的地区的特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几乎不会出现都会区的。

本文以达拉斯、长三角、珠三角为例,做一个分析说明。

(一)什么是都会区

都会区是以现代大都市为中心的都市集聚地区。区内的都市大小规模不等,功能各异。它们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独立管理,空间上相互分开,都市之间郊区相连,它们彼此之间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某度上找的解释,我感觉总结得不错,直接引用了。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1)

都会区其实和我们国内的城市群或是都市圈概念接近。但是不管是城市群或是都市圈,其实相对来讲,在地理上,还是有一定的独立性的。都会区的话,整体之间,联系会更紧密。甚至可以讲,很大程度上,已经完全同城了。

都会地区的组合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中心都市周围伴有若干中、小城市(镇)的团状群组例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大都市周围有众多的城镇或新建的卫星城,形成都市群。他们之间互相联系和配合,形成都会区。

另一种是若干座规模相当的大都市组成多中心的带状或块状都市群。例如达拉斯,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内,集中了几座规模较大的主城,他们中间的地带,又逐渐发展成城镇或是居住区。整个都会区里,产业上协同,居民同城。

都会地区的形成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都市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早期城市多为点状分布。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市人口大量增加,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的发达,为远距离的交往提供了方便。点状都市便延伸到郊区并与邻近城镇连接成网状和片状都会。

欧洲地区的都会区,以第一种为主。主要是因为先有了核心的大都市,后来,围绕着大城市,发展成都会区。

美国的都会区,以第二种为主,是组团式的。是美国二战后,快速发展城市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达拉斯都会区

讲讲达拉斯都会区吧,笔者在这里生活过几年。在大约十年前,笔者因为工作关系,被外派到达拉斯。

达拉斯是25家美国500强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达拉斯都会区拥有800万名居民。达拉斯与沃斯堡、阿灵顿组成达拉斯-沃斯堡(DFW)大都会是美国第四大都会区了。这个地区覆盖了十几个县,总人口超过了800万。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2)

达拉斯在黄圈中间位置

整个都会区,地跨十几个县。应该讲,早期在这些县中,先有一些城镇开始发展。后来,个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覆盖了全县(例如达拉斯),并融合了周边城镇。最后这十几个县域中的城镇,慢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产业的繁荣,也因为人口的聚集,这个区域,最后形成一个都会区。

实际上,核心区,就是我拉的这个黄圈。总面积在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是700万左右。(上海总面积也是6000多平方公里,但是上海的实际建成区是2000多平方公里)也就是说,达拉斯都会区的总面积相当于整个上海的面积被充分开发了,建成区是上海的三倍,但是人口只有上海的几分之一。整体来说,达拉斯都会区建成区的人均密度,只有上海建成区的十分之一左右。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3)

达拉斯城

上面的黄图里,不仅是一个达拉斯,而是多个城市的组团,主要是达拉斯,阿灵顿,沃斯堡等。但是这些城市的近郊和其它城市的近郊,已经完全融合。所以基本就是同城,各城之间,有高速公路和主干道相连。虽然如此,各个城市之间,还是独立行政管理的(不同城市的税率甚至都会不太一样)。下面,我放一张放大一点的图。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4)

达拉斯CBD

这是达拉斯主城的CBD,和我国大城市的CBD差不多,一样高楼林立。而事实上,达拉斯主城和近郊加起来只有100多万人。100多万人口的城市,有这样的CBD,应该算厉害的了。这也是为什么,整体大都会区,会以达拉斯的名字命名的原因之一。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5)

达拉斯和附近的部分城市

这一张图,解释了什么叫组团城市。图中发白的区域,主要是各个城市的主城。达拉斯就在图片下方的位置。这些城市的白色区域中间,有些还会有灰色,那是建设强度更大的CBD核心区,像达拉斯就有。我们看,从达拉斯向北,沿着高速公路,又形成一个条状城市,叫理查德森(Richardson),我在那里生活过小一年。两者之间,有大片绿色。大家不要以为又是森林,其实这是住宅区。我一会儿放大。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6)

城市和住宅区(街区)

中间大块,粗看是森林。其实是规划整齐的住宅区。中间能看到白线。横平竖直。这些都是主干道。美国的高速,一般限速,55-80英里之间,和国内高速相当。而主干道,一般限制45,约相当于70多公里每小时。这些干道一般是双向8车道。所以在地图上能看得到。两条平行的白线之间,大约相隔一个mile,也就是一英里,相当于1.6公里左右。纵线和横线就把住宅区分成一个平方英里的正方型小街区,就是一个block。面积大约就是三个平方公里多点,所以大约数一下。就图中间的绿色住宅区就有上百平方公里了。这还只是达拉斯和理查德森中间的郊区的一部分。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7)

街区

放大,能明显看到上方一条横着的主干道。图片中间偏左,是一条竖直的主干道。图边右边,又一条。所以这个图中,大约有两个block街区。也就是总面积在6-7平方公里的样子。主干道之间,其实还有小路,把每个街区分成更小的社区。仔细看,每个block里,总有一小块不是住宅。这些是街区里的商业设施。一般加油站,餐厅,麦当劳,小超市就在这个商业区的。而大的商业设施,例如商场,大超市,沃尔玛,Costco等,要到更大的商业区。或是高速公路边上的商业区才能找到(高速公路能带来足够客流。)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8)

house住宅区

再放大,就看得清楚了。这是达拉斯和理查德森中间,大片绿色区域中的一个角落。住宅的密度比达拉斯近郊要小一些。达拉斯都会区里大大小小的城市不少,城市之间,基本都是类似的住宅区。美国普通家庭的住宅,就是这种木结构的低密度house,这也是为什么达拉斯都会区的人口密度只有上海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十分之一。

(三)珠三角和沪苏锡常都会区

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其实也已经形成都会区了,这是中国入世后发展成果的充分体现。

这些年,中国已经出现了几十个主城有几百万人口的都市,这是全球都罕见的发展速度。

下图是长三角沪苏锡常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的主城几乎已经连接了,而且这些地区之间的产业,也有融合协同的趋势,例如,上海和无锡之间,医药和半导体,都呈现了总部上海,生产在锡的局面。昆山和上海之间,跨城上班的情况很普遍。

但是长三角的绿色部分,其实还是农田,不像达拉斯都会区,已经全部开发成住宅区了。一来,我们的农村开发程度还不够,二来,毕竟我们还有耕地红线,不能完全开发。

但是和欧洲的都会区相比,长三角显然也已经达到都会区的标准了。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9)

长三角卫星图

珠三角核心地带,其实更像都会区了,尤其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这个区域,几乎已经全面开发了。因为广东的特殊政策,这几个地区已经没有多少农田,几乎做到了全面开发,除了山林地带,其它平地几乎已经全部发展成为建成区,这可能是国内,开发强度最大的地区了。

美国明尼苏达州第一大城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10)

珠三角卫星图

长三角、珠三角都会区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部分地区发展层次跃升的体现。

因为读者对长、珠三角的城市和乡村情况都比较熟悉,所以笔者就不再做详细阐述了。

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地区发展水平,都在快速逼近发达国家的都会区。在这两个区域,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较高的产业层次,当地居民享用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和较高的收入水平。

用绝大多数维度来衡量,这两个区域的核心地区,几乎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地区)的层次和标准。

中国的发达,需要中国特色的都会区。笔者期待,在中国其它地区,能快速涌现出更多发展水平接近的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