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妈咪(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家长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北斗星,决定了孩子们成长的方向和观念的确立。

虽然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对于金钱没有比较明确的概念,但对于“穷”“富”却会逐渐形成较为明显的辨别。

孩子会从家长、同龄人、长辈等群体的口中,分辨“穷”与“富”的好坏和差别,而这些差别常常会对孩子的金钱观确立和心理成长造成影响。

父母偏向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穷(妈妈为什么咱家穷)(1)

张小姐将孩子揽入怀中,非常认真地对孩子解释道:“儿子,咱们家并不是穷,而是要将钱花在刀刃上。爸爸妈妈赚钱非常辛苦,如果你想要买遥控玩具,需要你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以后你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妈妈就会给你一个小红心,等到小红心攒够30个,妈妈就给你买遥控玩具。”

自那之后,张小姐的孩子非常积极地帮助她做家务,当终于用辛劳付出得到遥控玩具之后,小家伙非常自豪,还在学校跟同学说,这可是自己用劳动赚来的,比他们花父母的钱买玩具要厉害多了。

无独有偶,周女士也有一个5岁大的孩子,因为家长总是给她穿姐姐剩下的衣服而被同学嘲笑“穷丫头”。

但孩子问周女士为什么家中穷时,周女士不耐烦地说:“还不是因为你爸没能耐,穷能怪谁,嫌家穷你去管别人叫妈妈吧!”自此孩子不敢再问,但对爸爸却充满敌意,更是不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东西,经常会说:我穷,你抢了我就没有了。

父母偏向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穷(妈妈为什么咱家穷)(2)

两位妈妈在面对孩子关于“家里为什么穷”的问题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收到的效果也大为不同。

很显然张女士的做法更为科学,周女士的做法更为粗暴。而两种回答方式不仅对孩子当下产生影响,对孩子的未来格局也会产生影响。

家长在面对金钱观教育问题时,应当如何进行观念输出才更合理呢?

1、淡化穷富,强化善用

很多家长习惯了将穷富挂在嘴边,这种强调穷富的方式,对于孩子金钱观的树立是非常不利的,一旦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埋下了穷富比较的种子,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当中会以穷富作为一种标准,“有钱则乐,无钱则悲”,这会让孩子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大下降。

正确的做法是强调金钱的善用价值,如张小姐一样,可以告诉孩子,金钱来之不易,应当善用。鼓励孩子运用自己的能力换取价值对等的物品,使孩子能够切身体会善用金钱、重视劳动的重要性。

父母偏向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穷(妈妈为什么咱家穷)(3)

2、不吝啬,有节制

一部分家长在与孩子传递金钱观念的过程当中,常常走两个极端。要么是对孩子过分吝啬反复“哭穷”,要么是任由孩子大手大脚、不加节制。

前者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对金钱财物的过分重视,不懂得如何善用,只知一味吝啬,对未来的生活和社交产生阻碍。

后者则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在金钱花销上没有规划,出现过度的超前消费,甚至是超越能力的危险消费。

正确的方法是不吝啬、有节制,在满足孩子日常生活需求的前提条件下,让孩子充分的理解金钱的意义,懂得如何花、更要懂得量力而花。

父母偏向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穷(妈妈为什么咱家穷)(4)

3、会管理,不攀比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金钱意识也越来越超前,各种信用贷款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金钱花销上迷失方向。

家长在孩子金钱观念教育过程当中应当做好预防,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财务,不要在攀比之中过度消费。

家长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给孩子一部分钱,告诉孩子这是他某一段时间的零花钱,花光了不再有、没花净不收回,让孩子明确财务的合理使用、合理管理有多重要

同时以孩子吃得好、穿的对为基础,不让孩子在吃穿上自卑,也不让孩子养成非大牌不穿的毛病。

父母偏向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穷(妈妈为什么咱家穷)(5)

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种下更为正确的金钱观念的种子,才能够在这一观念生根发芽之后,为孩子带来更为幸福的未来生活。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孕妈咪育儿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