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葆元

菊花是秋风吹绽的,菊花一开,时令就进入清冷的季节。人需要酷暑灼背,也需要清风抚肌。菊是秋的花信,秋就是菊秋、枫秋、芦花秋。古人咏秋是从菊开始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的话说得绝了点儿,朔风浩荡的时候不是还有梅花吗?“偏爱菊”却是文化人共同的心声。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一语挑明真谛,“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原来,爱菊是爱它在百花喧闹后的隐逸。

东篱菊香花烂漫(齐鲁青未了菊韵悠长)(1)

隐逸是中国文人制造的境界,我们的传统文化把高尚的人称为君子。君子之境,不与凡夫俗子为伍,不与戚戚小人同流,可是他们改变不了身处的世界,只好选择归隐,便对隐逸做出最贴切的比喻,除了寄情于菊,还寄情于梅、兰、竹,谓之四君子。梅的彻骨之香始于凛冽的寒,兰的暗香来自优雅的精神境界,竹的节枝暗喻它的气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把四种植物推向精神的极致。公认的爱菊人是东晋的陶渊明,他本是彭泽县令,看不惯官场腐朽风行、点头哈腰,在县衙板凳上坐了八十天就挂印而去,回浔阳乡下做了一介耕夫。他借《饮酒》诗道出心中的块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透过这些自适的字句,我们还看到了背后的愤懑。采菊岂是摘几朵菊花?他是借采菊之神魂,把自己融进菊花,赏菊、伴菊、就菊、与菊远离尘嚣,看山岚日夕,瞩飞鸟归还。

中国文化人的归隐不是寻求安逸,而是一种精神的抗争,有时代的进步意义。陶渊明的时代是帝王的时代,臣属只能在规定的王制框架内维持局部的安宁,没有主宰整个社会的职权,面对社会腐败、官场丑恶、诽谤谗佞,无力制止,只能拂袖而去,以避污秽。陶渊明归隐之后,生活不是很富裕,江州刺史王弘曾给他送酒,始安太守颜延也曾为他付酒钱。慕他诗名,朝廷召他出任著作佐郎,这是一个走出困顿、改变命运的好机会,陶渊明却放弃了,他宣誓说“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一直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称道不已,然而它却有着时代的误区。“折腰”,为谁折腰?需要明辨,如果为权贵折腰,那是傲骨;若是为天下百姓折腰,当之无愧。站在历史高峰上的我们不能苛求他目光的局限,但我们须知“折腰”的思想边界。尽管如此,陶渊明仍然赢得了中国文化的尊敬。

隐逸自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不是中国文化精神永恒的主题。曾经的文化欣赏慎独精神,在当下,慎独精神,喧嚣之外的寂寞,可以在学术领域、艺术领域坚守,却不可以成为隔绝社会生活的屏障。人们成为国家的主人,江山与人民同语,我们还追求隐逸吗?责任在肩,民主大任于斯,隐逸就变成对一个时代的逃避,从小处说,也是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文化是有属性的,科学社会主义与霸凌制度的属性,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属性,历史与现实的属性,进步与腐朽的属性,正义与邪恶的属性。隐逸的文化属性已经成为过去时,当我们面对菊花,它是不是应该给我们新的启迪呢?

你看,菊是勇敢之花。当百花惧寒而退,它独自沐霜绽放。绽放是花的生命之歌,耗尽自己,为世界留香。黄巢说“冲天香阵透长安”,其实,走近菊花,它并不芬芳,说它香,那香一定是心心相印的心香。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战士,山东曹州人,他的家乡盛开牡丹,并不产菊花,当他举起义旗时,并没有把牡丹作为吉祥物,而是选择了菊花,选择菊花其实是选择了勇敢和牺牲。早在举起义旗前他就为日后的起义做了思想准备。我们读他的这首菊花诗,往往忽略诗题,那诗题是《不第后赋菊》。唐朝策试要考诗题,公平地说,以他这首诗的标准衡量,他的诗作水平一般,难免落第。但如果把这首诗放到历代菊花诗中,这首诗触目惊心,在一片孤独隐逸寂寞的篇章中,像一道闪电划破长空。这是战士的诗,充满挑战精神,迎难而上,开辟未来。黄巢还有一首《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也提到了菊香。这种香,没有一定的境界是闻不到的。

康熙说得很准,菊是清净的,清净得可以入药,在汤头歌诀中,它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瘟解毒。我一直认为药石于医治是有限的,而于意识领域的启迪是无限的。菊花有着不张扬、不炫耀、不卖弄的秉性,默默地绽放,默默地凋谢,凋谢了把根留在土壤中,来年只要秋风秋雨召唤,仍会展开生命的绿色。无需撒种,无需扶持,不讲求任何条件,无论有人观赏还是无人打理,它都一如既往地盛开,不偷懒,不打折扣。

我们赏识并夸奖的盆菊是经过千年栽培的菊,其实菊的家族在山野,在人迹不到的地方。有一年,我在大山里行走,归时站在一块站牌下等候过路的长途汽车。那是一条新修的路,劈山拓路,岩石展现出黄色的断面,嶙峋而狰狞,细碎石子铺成的路面没给植物留下可以生存的土壤。突然我的眼睛被断壁处一朵小黄花吸引,那是一朵菊花,只有一角硬币那么大,没有水肥供养,亦没有人照料,纤细的茎顽强地举起它,一丝不苟地开着,给枯燥的大山一抹亮色。我久久地盯着它,用眼睛和它对话,我的眼光分明在问:你为谁而开呢?绽放也是花的语言,它无声地告诉我:为这个秋天的绚烂,为这个世界的美好,不错过寒冷的邀请。菊花不择地、不择时,不喜赏识者的眼媚,更不卑路人的无视,开出了生命里的无限。

菊花独立寒秋,具有强大的独立精神。独立不独是坚守,还有动力和令人憧憬的目标。菊以坚强的杆茎,挑起花蕊的希望,负重迎风,坚韧而不可屈。菊不是孤独的花,它心里充满对秋的感恩,邀西风共舞,完成一次岁月的谢幕。

主播/后期剪辑:朱若彤

值班主编: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