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惠崇春江晚景(问渠那得清如许)(1)

执行效率直接影响结果

执行力是第一影响力。如果说成功有捷径,那么一定是“简单相信,听话照做”。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跟着成功人的脚步。在开始读《断舍离》第二章之前,我们必须要认知并认可断舍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简单相信,听话照做,在不断地断和舍的过程中涅槃重生,进入到我们的自在空间。

通过这几日的感知与践行,我已经领会到王阳明所讲的“事上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所有的进步与成长,一定都是磨练出来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惠崇春江晚景(问渠那得清如许)(2)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收拾?

当我看完这一章节,竟然凝神了良久,为什么呢?

我深切地感受到:当你在阅读的时候学会了主动思考,思维是很容易和作者同步的。也就是说这一章节的内容,我们前面的作品已经延伸到了。这一章节对断舍离中的断舍之因做了比较形象的阐述:我们就像是在河水中游,靠近河岸的水池里面生活的小鱼,生活中的物品,从上游哗哗啦啦地流下来,需要的物品可以从池子的入口进入,不需要东西应该直接流走了。

池子的入口就是“断”的闸门,而出口则是“舍”的闸门。如果只需要满足基本的生存,娟娟细流差不多就够了。但是作为人类的我们,需要文化生活来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所以水流需要适当的大一些,使得夏天可以下河游泳捉鱼,冬天不至于河水干涸。可是现实生活当中,这一条小河,真的只是日夜潺潺流动的小溪吗?

问渠那得清如许惠崇春江晚景(问渠那得清如许)(3)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仔细端详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有多少是因为我们受捡便宜心理和折扣心理而涌入进来的。原本我们只是想买一双鞋子,结果还买了几十双袜子;原本我们只是想买一条裤子,结果还买了皮带和上衣,只不过因为它们打包在一起,看起来又多又便宜,亦或者在浏览的过程当中,突然看到某品牌正在大打折扣,然后激动不已。我们已经习惯了打包消费,折扣消费,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于是乎,家中就莫名其妙地多了好多,看似有用却没有用的东西。例如我今天收拾抽屉的时候,就发现了几个快递袋子。当初留下来是想着以后可以寄快递或者是装垃圾,于是我就用它装满了垃圾,一并处理了。

我们因为捡便宜心理或者商家套路,让太多不需要,不合适,让自己不舒服的物品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了,原本那条清澈明亮的小河,就像山洪爆发时一样,疯狂地奔腾着,歇斯底里地咆哮着,呼喊着,我们就像淘金者一样兴奋,争先恐后地涌入其中,生怕自己跟不上,捡不到那个便宜,失去了太多。其实不然,我们应当保持理智,守好自己的钱包和小池的入口,给自己营造一个清爽舒适的空间。否则时间久了,我们池子的底部就会慢慢地积满了淤泥,稍微动一下就天昏地暗。于是,我们就会越来越将就,直到被折磨得毫无抵抗力,甚至意志消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最合适自己的品味。

问渠那得清如许惠崇春江晚景(问渠那得清如许)(4)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同样,书中用一幅图清晰地表达了我们和池子的关系:如果断的闸门不能把好关,其承受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那些物品会不请自来地上门,因为觉得它们便宜,害怕捡不到这个便宜,其实那只是资本的商业套路。这些像“垃圾”一样的物品会在池子底部不断地沉淀积累,不断地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让我们越来越难受,越来越痛苦。而舍的闸门,却因为舍不得,扔不掉而长满铁锈,难以开启……可见我们在资本的压榨与欺骗下,活得多么难受呀!

至此,第二章第一节完毕: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

一,物品确实太多,而且不是我一个人的。对此我们没有必要沮丧,更要勇敢地带头,把那些搁置了很久,藏在各种地方的东西,和大家一起拉出来,铺在地板上感受一下,就知道有多么糟糕了,而整理清扫之后,我们会发现整个世界、整个人都变了。

二,那些不需要,不合适,让我们不舒服的物品,通常是因为我们捡便宜得来的。后来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根本用不完或者是用不上。所以请理性消费,所谓的精致生活,不需要靠买买买,而是让每一个物品都能够物尽其用,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三,管理好断的闸门,同时打开舍的闸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断舍离,你今天行动了吗?

问渠那得清如许惠崇春江晚景(问渠那得清如许)(5)

读书的本质是思考

我是十三先生,关注我和我共享好书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