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说相声小学生(春晚相声如此家长有笑点)(1)

今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一个名为《如此家长》的相声节目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广泛关注,两位相声演员结合自身经历打磨出的这个节目,将当下的一些家庭教育问题抛到了大众视野中。

当今社会,成年人之间激烈的竞争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家长们对下一代的教育观念。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好孩子”,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外,还得要有拿得出手的本事。家长们这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催生了一系列课外兴趣班的大热,社会上于是出现了所谓“孩子的钱最好赚”的说法。一个个五花八门的兴趣班看得人眼花缭乱,孩子们在一个个兴趣班之间来回奔波,且不说这巨大的时间、经济成本,孩子是否能从中得到真正成长也要打个问号。

节目中,相声演员饰演的父亲甚至要求孩子学习杂技来让他变得优秀。这一点引发了我们的反思,一个优秀的孩子究竟应该怎样定义?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拥有健全的心智、快乐的童年?还是一定要掌握其他孩子掌握不了的东西,习他人所不能?在教育过程中,部分家长急功近利,认为只要孩子变成他们所谓的“不平凡”,就是高人一等的“好孩子”。然而,“填鸭式”的短视教育,急功近利的家长作风,往往会使孩子们产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厌烦情绪,甚至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习过程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产生乐趣,从而享受学习,揠苗助长往往会适得其反。

此外,家长的教育态度也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着重要影响。节目中,演员们表演的家长给孩子辅导功课的过程令观众捧腹。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目,就能让和睦的亲子环境变得鸡飞狗跳,令人哭笑不得。可仔细一想,表演背后的现实却残酷得令人汗颜。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既是“孩子”,又是“家长”,儿时历经家长辅导作业时的大吼大叫,成年之后,或许这种教育风格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

我们深知,棍棒底下早已无法教出好学生,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却难以避免操之过急,甚至本末倒置。在现代社会,“智慧教育”更应当被广泛推崇,教育的过程本就是亲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急躁解决不了问题。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应当调整自己的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教会孩子知识,帮助他们成长。

作为相声节目,《如此家长》在笑声中深刻地反思当下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让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家庭中的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正确的家庭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孩子的努力,家长们也要潜心研习,从耐心和沟通做起,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困难点;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倾听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学会了解自己,进而发展自己的兴趣,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兴趣特长班样样报。这样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而且容易让和谐的亲子关系变得剑拔弩张,这就与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了。

文/尹颜悦(长沙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