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财神”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财帛星君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位财神,属于文财神,又称增福相公,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据说是北魏时官员李诡祖,生日九月十七日,成道日七月廿二日,人称财神节。供奉财帛星君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张先爷”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张仙是中国民间供奉的吉祥神,能够让信奉他的人得子,因而得名“送子张仙”。《历代神仙通鉴》则认为张仙还有以弹弓逐打凶神“天狗”,保护世人生儿育女的能力。中国民间流传的《桃园明圣经》则认为张仙奉天帝指派为关帝君的属神。

“喜神”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喜神就是算卦的人所说的吉神。人们总是希望趋吉避凶、追求喜乐,所以要造出一个喜神来。结婚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办婚事又称办喜事。办喜事当然离不开喜神,旧俗,新娘坐立须对正喜神所在的方位,但这方位何在,就要请教算卦的人。 长虹挂月,即指逢喜挂灯笼,喻指办喜事。

“袁天罡”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袁天罡(本名袁天纲,573-645年),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袁天罡所算所推极为应验,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作为智囊。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相书、天文书、风水书等多本,其中有《九天玄女六壬课》《五行相书》《易镜玄要》《三世相法》《袁天纲称骨歌》《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等,但大多已亡佚不可见。贞观十九年,袁天罡卒于火井县县令任上。

“虫王爷”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各地民间虫王爷信仰以及驱蝗正神刘猛将军。

“文昌爷”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

“文昌爷”本名张亚子,唐朝越隽人氏,后来迁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县),因笃信道教,广宣道教教义于四川,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并且于碑上刻上“梓潼君”,成为梓潼神,供人祭拜。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也称文昌星。

“子孙娘娘”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

子孙娘娘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多子多福,子孙满堂是过去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心态和追求,为了礼佛拜神、祈求子嗣,众多的送子神仙也应运而生。送子神仙名目繁多,一般都称为子孙娘娘。如广州著名的祈子神庙——金花庙中,主神为金花夫人,附祀的有张仙、华佗、月老、花王、桃花女、斗姆等,大都与生育有关;还有二十位奶娘神像,也都和生育有关。

“火神爷”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

火神爷是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它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祗之一。相传,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季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后来,此俗主要流行于汉族民间,有的隆重、有的随便,有的在夏天,但大多数地区则在春节后的正月里。历史上汉族民间就有在正月初七举办火神会的风俗。

“吕祖”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

吕洞宾(生卒年不详),名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八仙之一。

吕洞宾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被尊为剑祖剑仙。据《全真诠绎》记载,他于北宋期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聚会时列入八仙之列。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关于他的事迹多为传说,难以考证。

“济小堂”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

“送子娘娘”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

送子娘娘,又称“注生娘娘”,旧时厦门城隍庙、东狱庙都有祭祀。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 。求子的女子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于她。然后“搏签”,求得“吉签”,表示“注生娘娘”已愿赐子于她,即起身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 。

“城隍爷”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

城隍爷是一位公正无私的人,他们有任期制,所以每位城隍爷可以携家带眷来城隍庙任公职。城隍爷也因任职地点不同,有等级之分,在京都的城隍爷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府城隍爷是威灵公的地位,住在州的城隍爷封为“灵佑侯”,住在县的城隍爷封为“显佑伯”,显示各级城隍爷、庙也有不同的身份与地位,有趣的是这一层封号中,很类似封建制度下的“王、公、侯、伯、子、男”的封号。城隍爷的前身为水庸神,兼管阴阳的神祇,也是中国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

“观音大士”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

观音大士,佛教菩萨名,为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曾因唐代避讳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称“观音”。

“魔王”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4)

“大天王魔里清”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5)

四大天王(梵文:चतुर्महाराज,Caturmahārājakayikas),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净土宗禅宗佛寺的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

在封神演义里被称为“魔家四将”,分别是魔礼海、魔礼寿、魔礼青、魔礼红。他们原是商纣的四名大将,是闻太师手下的总兵,又称魔家四兄弟,打西岐大战中,和西周的军兵比武斗法,因四人法力高强一度让西岐无计可施,后来黄天化出世用问心钉杀了四人,四人战死后入封神榜,被姜子牙敕封为天庭正神,成为四方天门的四位护法神将,负责司掌人间的风调雨顺,其实四大天王有记载要比封神榜早。下面说佛家四天王。

“二天王魔里红”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6)

四大天王在唐代的时候,才逐渐开始信仰,多集中在北方多闻天王的身上,多闻天王是四天王的首领,因为在唐玄宗年间,边关告急,唐玄宗就请密教里面,密宗的祖师不空三藏法师,持诵仁王经咒加持,修降伏法,于是在城北门天空中出现了多闻天王,而且在云雾之间,又现有无量神兵,更奇特的是出现了无数金色的老鼠,过去冷兵器时代最有杀伤力的是弓箭,这些金色的老鼠,就把敌人的所有弓箭的弦全部咬断,边关捷报凯旋。唐玄宗龙颜大悦下了个诏书,天下各省在城楼上一定要塑多闻天王像。因此这种信仰,从唐代开始成为一种机制。所有的军营里面,一定要建天王堂,天王堂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多闻天王,后来到宋朝才在庙里供奉四天王,明清受封神演义的影响才演变成四大天王今天的形象。

“三天王魔里海”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7)

大家还记得吗?在水浒传里,林冲得罪高俅,被充军发配到了草料场,风雪之夜,他就住在天王堂里头,宋代时凡是有兵营的地方,一定要建天王堂,供多闻天王像。在密教里面,黄财神的造像,就是多闻天王,又被称作财宝天王,因为这位天王能以福德无量,赐予众生,而名闻十方。所以在佛教里面,真正的财神是多闻天王。

“四天王魔里寿”

什么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