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晟是沐英的次子。

在兄长去世后,袭封西平侯爵位,继守云南。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沐晟南征有功,反而因功爵封黔国公。

沐晟是沐英的次子,耿氏所生,字景茂,明朝建国那一年出生(1368年)。

沐晟从下就稳重,沉默寡言,而且喜爱读书,所以被名义上的祖父朱元璋所喜爱,长大后被朱元璋授予后军左都督职位。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晟,字景茂,少凝重,寡言笑,喜读书。太祖爱之。历官后军左都督。

朱棣为什么没动沐英后人?沐英③次子沐晟(1)

沐晟早年事迹事迹不详。

1398年长兄沐春去世后,沐晟继任镇守云南。因为沐春无子,所沐晟袭封西平侯爵位。此时的他已经三十一岁了。

朱允炆继位后,镇守云南,此前长兄沐春讨伐叛乱没完成就去世了,傣族首领之一刀干孟趁沐春去世的时机再次反叛,朱允炆任命何福为征虏将军生擒了刀干孟。

此后刀干孟的势力范围,被各个蛮族瓜分,这些势力都是沐晟一一平定的,随后沐晟进行了分化改革,分为三府二州五长官司,又在怒江以西,设置屯卫千户所戍守,至此麓川地区的叛乱,终于才安定了下来。

靖难之役后,牵制岷王,因此也得罪了岷王

朱允炆继位后,大力削蕃,朱楩是明朝第一任岷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母为妃周氏,1393年就藩云南。

朱棣为什么没动沐英后人?沐英③次子沐晟(2)

建文元年(1399年),朝廷实行削藩政策,朱楩因为沐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远徙漳州。

1402年,朱棣靖难之役后,释放岷王恢复爵位,仍然就藩云南,不过没有悔改以前的作为,反而更加的肆无忌惮了,因为沐晟对岷王朱楩有牵制作用,所以朱楩很是不爽,于是就上书明成祖朱棣,说沐晟的坏话,因为朱棣上位的不光彩,对待兄弟们都是以怀柔为主,所以朱棣不仅对沐晟加以训诫,而且还嘱咐朱楩,沐晟父亲沐英对朝廷有大功,你要是懂事的话,就不要开罪于他。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初,岷王封云南,不法,为建文帝所囚。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帝以王故诏诫晟,贻书岷王,称其父功,毋督过。

沐晟在朱棣时期,南征有功,晋封黔国公

永乐三年,1405年,八百大甸不仅进犯明朝边境,而且还断绝了朝贡,此次八百大甸是由沐晟平定的,八百大甸是泰国北部地区的王国。

安南地区的陈朝被黎季犛改朝换代,建立胡朝,改姓胡,1403年,黎季犛的儿子胡汉苍继位,其父亲迫于旧势力的压力传位给他的,同年胡汉苍向明成祖朱棣上表,自称陈朝皇室已经死绝了,以外甥的身份被推举为皇帝,请求册封,经过遣使调查后,朱棣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朱棣为什么没动沐英后人?沐英③次子沐晟(3)

而陈朝的一些逃过一劫的陈朝旧臣,逃到了明朝境内,并且说明了真相,请求明朝朝廷拨乱反正。

1404年,有一位叫陈添平的人自称是陈朝宗室,来到明朝境内要求恢复陈朝。

1406年,朱棣派遣黄中护送陈添平归国继位,可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支棱关胡季犛埋伏打败了明军,俘虏了陈添平,得知陈添平只是一位宗室的家奴,胡季犛大怒之下斩杀了此人。

陈添平虽然死了,但是朱棣正好有了出师有名的借口,1406年九月,任命朱能为征夷将军,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新成侯张辅为右副将等,大军十八万征讨安南。

胡朝内部对于胡季犛父子早有不满,明朝大军到达后,纷纷投降,1407年,胡氏父子被俘,安南灭亡,改为交趾。

沐晟论功被进封为黔国公,岁禄三千石,获赐子孙世袭公爵的诰券。

1409年,安南陈氏的旧臣简定又叛乱,朱棣命沐晟征讨,结果沐晟在生厥江战败。之后朝廷又派张辅和沐晟一起讨伐叛乱,最终生擒了简定;沐晟继续搜捕陈季扩,沐晟多次战役都不能攻下,回到京师的张辅又一次和沐晟合讨陈季扩,一直追击到占城,才擒获了陈季扩。

虽然沐晟不是平叛的主管,但是也有功劳,受到了朱棣赏赐,从军事方面的能力来看,沐晟和父亲沐英和兄长沐春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永乐十七年(1419年),富州的蛮族发生叛乱,沐晟率领军队前去围剿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战前曾派人劝降,还没等大军进攻时,竟然令他们投降了,白捡的功劳,不费一兵一卒拿下。

沐晟在明仁宗时期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施恩于沐氏,沐晟加太傅,并且为他铸征南将军之印,自沐晟之后,镇守云南的都是这方宝印。

明仁宗宣德元年,1426年,交趾的势力又蠢蠢欲动,沐晟和安远侯被任命为征讨将领,可惜的是柳升中了埋伏被杀,沐晟也随后退兵,导致群臣都“炮轰”沐晟,因此大印被收回,以示惩戒。

沐晟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1438年,沐晟已经七十一岁了,对沐晟父兄都造成困扰的麓川思伦法次子思任法发动叛乱。

沐晟和弟弟沐昂以及都督方政会师,叛军大败。

1439年,方政中了埋伏被杀,沐晟随之退兵,这也导致了沐晟非常恐惧,因为以前和沐晟合作将领,死了朱能、柳升。沐晟因为恐惧而发病,同时岁数确实不小了,大军到达楚雄后,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赠为定远王,谥号“忠敬”。

其弟沐昂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继续征讨思任发,1441年,参加第二次麓川之役,1445年,沐昂在云南去世,被英宗追封定边伯,谥号“武襄”。

十年后的1449年,明朝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沐晟历仕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祁镇五位皇帝,虽然在军事方面和父兄差的有点远,但是人家忠心啊,不但在犯错后没有被重罚,而且继续被皇帝信任。张廷玉在明史中评价:晟席父兄业,用兵非所长,战数不利。朝廷以其绝远,且世将,宽假之

张廷玉还特别注明了,沐晟和朝廷权贵的关系非常友善,而且沐晟还常常收受贿赂,因为久在云南驻守,置办了田园三十六区,资财充盈,所以名声在外。张廷玉对他的评价很低。

小编认为活的久,也是一种能力,不管是怎么回事,朝廷认可也罢,享受父亲兄长的余荫也罢,沐晟总归是可圈可点,您认为呢?

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