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汤阴、浚县、淇县、汲县四个车站
河南有四个带三点水的车站,那就是汤阴站、浚县站、淇县站和汲县站,而且四个车站都是县级车站。
汤阴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汤阴站也是著名的大火车站之一。客观来讲,北京广线上最重要的四个县级车站,即高碑店,定州,沙河市,汤阴。不懂铁路的妈妈也说过,安阳离汤阴特别近,汤阴不应该停的。其实汤阴是一个重要的县城,更何况,汤阴还有通往鹤壁市的支线铁路。因此,汤阴还是照顾了鹤壁的许多客流。
鹤壁本市在鹤山区,后来改到了山城区,但汤阴到鹤壁的铁路还是修到了鹤山区,火车站也因地制宜,称为鹤壁北站,鹤壁北站只有两趟车,都是到汤阴的。按理说,鹤壁是地级市,汤阴是县城,但火车由鹤壁北整备,由鹤壁北开往汤阴,到汤阴再转去郑州的火车。不过当年鹤壁北站没有直接能到郑州的火车,有些憾事。但汤阴毕竟只是一个县级单位,特快列车不停,而到北京的列车大部分在凌晨或前半夜,时间上很难受。
汤阴站火车班次很多,最繁忙的时候,不算临客,最多的时候达到三十余趟,超过沙河市和高碑店,在郑州以北的地级市中,仅次于定州。但汤阴有重要的天津到广州和石家庄到上海的列车,出行区域甚至强于定州。而定州虽说直快列车全停,甚至还停后来北京到西安的35次特快,但定州不可能停北京到广州的特快,也不可能存在到上海的列车,因此,汤阴的出行区域上,虽然有些定州停车的地方去不了,但出行区域的合理性已超过定州。
由于鹤壁山城区不靠近铁路正线,因此,鹤壁市后来也搬到了铁路边上,就是现在的淇滨区,现在的鹤壁火车站,是原来浚县站改成的山寨版的。鹤壁等于搬了两次家,三个重要的中心,现在的鹤壁市也是一个大城市。
浚县火车站由于不靠近县城,因此,班次很少,起初只有慢车,1985年之后增加了极少数的快车,但仍是一个四等小站。鹤壁市刚搬来的时候,浚县站南下根本没有跨局列车,而北上跨三局的根本也不可能停,只有宜昌到北京这样的最弱者,在四个车站全停的时候,才会照顾一下。好在武昌到天津的列车延长为广州到天津,使浚县这样的小站,也有了广州始发的列车。不过好景不长,一调图,宜昌到北京的列车意外的升级为50次特快,而广州到天津的列车自然也不会照顾这种小站,不过1993年调图又增加了一趟基本上属于最弱者的列车,即汉中到石家庄的列车,好歹照顾了一下鹤壁。免去没有跨局车的憾事。
真正对鹤壁站一个转机是1997年调图,这次调图由于提速,使很多列车由于时间和站线的原因,跨越了大站,而在小站停上一停。更重要的原因是,鹤壁站从此摊上了郑州到北京的180次特快列车以及石家庄到上海的列车,再加上这次调图跨越安阳的天津到广州东的列车,鹤壁站一下子由小站成为了有三进城市的车站,这无非不是鹤壁站最大的胜利。更大的胜利在一年后的调图,由于京广线许多车站被跨越,北京西到衡阳和到柳州的列车开行,鹤壁站也停了长途特快,基本上形成了现在鹤壁站停站的雏形。虽说鹤壁在京广线上历史短,但短短的二十余年,已经从一个四等小站发展成为一个二等车站,也停二十来趟列车,已实属不易。而鹤壁也尽量成为一个三进城市,被称为“神经车”的长春到广州的列车,不停安阳停鹤壁,也是一段佳话。而枣庄的前身薛城站,原本就是一个有三十余趟车的大型客运站,双方是不能相比的。不过,鹤壁新城区与老城区中间还是隔着汤阴的地界,因此,汤鹤的联系,将是永远的。(鹤壁就像是刘备,江山是自己打下的,而枣庄就像是孙权,将山是临城,薛城这样的父兄留下的)
淇县站是一个较为平庸的车站,平庸之处在于它没有大红大紫过,也没有大衰大弱过。慢车肯定是全停的,快车始终不过一两趟,无论跨局还是管内,老有,数量不多。淇县最大的憾事,就是K179-K180没有停淇县,别的车都可以不停,这趟车不停,对淇县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汲县站的往事,完全可以用“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来形容,特别是汲县改名卫辉以后,倒越来越不行了。在此前,汲县站的时候,汲县甚至可以说是郑州以北第五大县级客运站(前四为定州 高碑店 汤阴 沙河市),客车停靠数和质量甚至超过早就成为县级市的涿州。但是改名为卫辉后,真是一年不如一年,甚至下行车极少,个中什么原因,大家来聊一聊吧。汲县是一个名县,很多人也都熟悉这个地方,但现在的铁路客运越来越弱,不知是什么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