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1)

闽南语可能广为人知,可以称为“最主要的福建方言”之一,抖音里的“爱拼才会赢”“世界第一等”等歌曲,让福建方言又火了一把。但那些不“火”的,更加“客家”的方言呢?,音色更加难辨的地方语言,由于经济受限方言也很难有重视。

但那些不“火”的,更加“客家”的方言呢?,音色更加难辨的地方语言,由于经济受限方言也很难有重视。其实我自己本身在城市读书呆久了,回家后很多方言都不会说了,更开始喜欢用普通话说,就自然而然的~一瞬间,让我产生了恐慌。

所以借自己空闲时间,想收集关于闽中方言的资料,整理篇关于乡音的推文,以此作为纪念。

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2)

-闽中方言之尤溪话-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尤溪城关话,这是一种兼有闽南、闽中和闽东方言特点的混合型方言,通行于城关、梅仙、团结、联合等4个镇.台溪、溪尾、坂面镇的大部分村落,以及西滨、中仙、新阳镇较靠近城关的小部分村落,使用人口约17万人。

尤溪话又可称为闽中话,为什么说是闽中话?看了以下的地图,大家会有所了解

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3)

尤溪位于福建中部,属于闽中地带。方言的形成跟地形有很大的关系,福建的山地、丘陵就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闽中地区高山连亘,对外交通不便,在长期的互相交往中,邻近地区的各种方言都对闽中方言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古时流通不便,大山包围下,各地区的方言在相互影响下也就形成了。

还有一个历史原因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后,由于大量的外省人口及本省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闽中地区,使得闽中方言受到冲击,闽中方言也发生了变化。

这里要讨论的尤溪话是以城关、梅仙等地区尤溪话为基础的,通行于县城附近的一种语言。而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往往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就产生了音调和用词的异化。

尤溪话中裤子的说法叫“dei ku”(也有发“di ku”),di字暂时我还找不出合理的解释,但是ku这个词我觉得绝不是现在的裤,而是“裈”(kun)字,古汉语中将有裆的裤子称为“裈”,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字,这不是牵强附会,而是语言在流传过程中发生读音的变化实属正常。

同样的,现代汉语中的鞋子,古汉语中也没有这个说法,而是“履”,如刘备就是“织席贩履之徒”,那么尤溪话中鞋子叫做“yi”,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这两字读音很相似,可以大胆的猜测尤溪话中的鞋子大概指的就是履。

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4)

其次谈谈食这方面,很多尤溪人大概不知道“吃”字其实在尤溪话中并没有对应的发音,“食”字发音为“xie”,这里说说扁肉的尤溪话发音“bian ye”这是一个懒音丢失声母的现象。扁肉为什么不叫做“bian ma”呢,肉不是叫做“ma”吗?

因为扁肉最早就称为扁食(全国各地叫法不同,北方叫混沌,四川叫抄手,广东称之为云吞,扁食在闽南地区有此称呼),所以扁肉最早应该叫“bian xie”,而随着尤溪话这门语言因为缺少文字材料和语音材料的传承,导致年青一代人基本上都称之为“bian ye”,这是一种省略懒音叫法。

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5)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吃饭(xia bun)中的“xia”指的是汉字“呷”,有一个很有名的连锁饮食叫“呷哺呷哺”,是台湾人开的好像,台湾通行闽南语,闽南语中吃饭就称为呷哺(jia beng),读起来是不是和尤溪话“xia bun”有几分相同,这从一方面解释了尤溪话和闽南方言之间的联系。

早饭、午饭、晚饭尤溪人分别称之为“xia bun、xia dao、xia men”。bun指的就是干饭,“xia muei”的muei指的就是稀饭,闽南地区也是如此称为“jia mei”(指的也是吃粥)。尤溪人说的“xia bun”指的是早饭,而闽南人称之为“jia za ki”也就是"吃早起"的意思;而我们尤溪人说的“xia dao”恐怕闽南人就不知道你吃的是什么了。

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6)

讲到吃,就要说说吃什么用什么吃,东西得用锅煮出来,可是古时候并没有锅这个用法,最早的食用器材叫鼎,也就是一言九鼎的“鼎”,那么尤溪话中的“dieng”指的就是“鼎”,有何依据呢?尤溪话中的“听”,发为“tieng”,“轻”叫“kieng”,这些汉字都是同韵母的汉字,所以同样发音的"dieng"就是"鼎"的意思,想想看,每天你家吃饭都用的是鼎,菜都在鼎里面做出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尤溪话保留了古汉语的用语。

福州的锅边糊其实应该叫"鼎边糊",在"鼎"的用法上尤溪话和福州话是一样的。说完锅,我们再来说说碗筷,汉语的筷子在尤溪话中不叫筷子,而叫“饭箸”(bun nyu),“箸”就是古代的筷子的意思,三国演义中有一回“刘玄德闻雷失箸”可作为旁证。

碗呢,尤溪话叫“ao wuai”,“wuai”指的是碗,这点从读音上可以判断,那么“ao”指的又是什么呢?吃饭的时候叫爸妈递一个碗过来,也许很多人会说“ao kia gi lei”,也有人会说“wuai kia gi lei”,这里习惯上认为“瓯ao”是小个的碗状容器,“wuai”则是稍大点的碗状容器。

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7)

鸭肉、鱼肉、鸡肉称之为"a ma、ngv ma、gi ma",这里我想说的是尤溪话中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普通话中鸡、鸭、鱼的幼年状态或者小时候就直接在前面加上“小”字,如小鸡,小鸭,小鱼,而尤溪话却不是,从不会说“si gi、si a、si ngv”,

而是会将这些名词的成年期轻声读作为幼年期的代表,大家可以体会体会轻声的鸡、鸭、鱼指的是不是小鸡小鸭小鱼,这点在普通话中已经很难看到。普通的碗叫“ao”(一声),小碗可以直接二声处理说“ao”(二声),普通杯子叫“buei”,小杯子可以叫做"buei"(二声),

诸如此类例子很多,这种有趣的区别大小的轻声现象确实值得我们研究。

接下来说说住,住的地方肯定有床铺,尤溪话中的床铺叫“瞑床”,现在汉语如果看到“瞑”字,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死不瞑目”这个成语,而在尤溪话中,瞑这个字还可以作为睡觉解,睡觉“kun ming”(困瞑)。

扁肉在东北怎么说(尤溪话的扁肉为什么不叫做)(8)

方言一定要多说 更要传递给下一代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本地的文化特色

萝卜头

摄影|生活|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