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在介绍欧洲西方历史和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历史的时候,曾多次提及古罗马帝国的一分为二问题,很多朋友留言,想知道这其中的究竟。其实用一句话概括,也能概括得了,那就是古罗马帝国的疆域不仅过于庞大,而且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首都为“圆心”的陆地国家,它这种环地中海的形式,使得本来就广大的疆域变得特别的散碎。西方虽自古有航海的传统,但由于年代技术限制,船也跑不了多快,因此古罗马帝国自屋大维以后的历任皇帝,都像打地鼠一样应付不断出现得行省叛乱问题,刚把这边压下来,另一边又冒出了头。

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聊一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演变过程)(1)

一句话虽能把其中的关键抽出来,却只能了解一个大概,具体是到哪个皇帝开始才真正分成东、西两个帝国的,这就要稍微详细一点聊一下了。有人觉得是戴克利先,有人觉得是君士坦丁,我们索性宏观的从古罗马帝国皇帝中,提出与分裂有关的来对照一下,你就知道这个分裂传统的由来和其演化过程。

首先古罗马是分成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有国王的阶段,也就是古罗马王国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废除国王制后的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第三个阶段是自凯撒被刺,其养子屋大维崛起,并被元老院封为奥古斯都,古罗马才正式进入帝国阶段。也就是说奥古斯都这个音译的原词,就是西方皇帝的意思。

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聊一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演变过程)(2)

一开始的几任皇帝,都还类似于咱们东方这种一个人完全说了算的局面,只是有个别的,可能能力稍微差一点、手里的牌稍微烂一点的会被元老院所掣肘,甚至控制。但总体上来说,古罗马帝国的前两个王朝还都是“一帝制”,向屋大维、提比略、尼禄这些著名君主在位期间都是如此。包括第三个王朝,也就是安敦尼王朝的前几任,被称为古罗马“五贤帝”之中的图拉真、哈德良等亦是如此。

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聊一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演变过程)(3)

但到了“五贤帝”中最后一个皇帝——马可,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执政伙伴”副皇帝,正皇帝和副皇帝被称为共治皇帝。由于屋大维和凯撒对于帝国的开创性,使得“奥古斯都”和“凯撒”这两个名称分别成了正皇帝和副皇帝的意思。马可一开始任用维鲁斯与自己共治,后来又将自己的亲儿子康茂德定为共治皇帝,因此马可皇帝不仅开创了二帝共治的先例,而且也将这种先例在他任期内,演化为确立皇储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在自己去世前将接班人立为副皇帝凯撒。

知道了二帝共治的由来,下面我们快速省略掉几十任皇帝的数个王朝,直接来到帝国晚期皇帝戴克里先时期。由于马可和戴克里先之间相差的这100多年间,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共治伙伴,这种二帝并存已然形成帝国的一种传统。开篇的时候我们讲过这个帝国因地形和面积原因,已经到了不好治理的程度,戴克里先就觉得既然可以一个帝国两个皇帝,那为什么不能两个帝国四个皇帝呢?

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聊一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演变过程)(4)

戴克里先的方案是为了方便统治,从地中海大概中部的位置划开,一边一个“治理大区”。西边的首都为古罗马的发源地——罗马城;东边的首都为古希腊的——拜占庭城,疆域面积当时虽然没有精确测量的手段,但是两边几乎一样大。然后在戴克里先的是制度设计里,两边各设立一对共治皇帝,也就是西罗马一个奥古斯都、一个凯撒,东罗马也有一个奥古斯都和一个凯撒。但这仅仅是一种分区管理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古罗马帝国就正式分裂了,起码在戴克里先在位期间,东西两边并不是并列存在的。

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聊一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演变过程)(5)

哪一边的地位更高些,这一点非常关键,对于古罗马来说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世俗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两个大方面。虽然西罗马拥有帝国发源地罗马城,但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其他像样的关键地理位置了,像当时的伊比利亚半岛、高卢这些地方,在拉丁人眼里都是荒蛮之地,英格兰这种海外孤岛更是被帝国所轻视。而东罗马就不一样了,本身这里包含着帝国世俗文明,也是整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爱琴海地区,而且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也在东边,当初耶稣的门徒传教时就是由东向西的顺序延展开来的。

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聊一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演变过程)(6)

因此戴克里先设计这种制度时,将自己作为东罗马的正皇帝,然后自己又任命了一个马克西米安,为西罗马的正皇帝,然后他俩再各自任命一个副皇帝。因此西罗马当时对于东罗马来说,还是有一种从属关系在里面的。

这种制度的第一任设计者当然可以这么玩儿,因为他是发起者享有权威。但是这种制度里面,正皇帝死后副皇帝自动转正,而副皇帝又是当初的正皇帝所任命的,因此慢慢的双方就不再有什么从属关系,甚至直接可以开始搞起分裂来。东西两边的正皇帝都认为自己高于对方,混乱局面逐渐蔓延开来,被迫退位、被处死、被刺杀等各种死法的皇帝纷至沓来,帝国终因这种制度而乱成一团。

直到公元307年,西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登基,打败其他所有正副皇帝使帝国重归一统,他成为唯一的一个大帝。在他的统一进程中,东罗马被西罗马军队践踏,首都拜占庭城毁于战火,君士坦丁大帝下令重建,并在建好后把帝国首都从罗马迁了过去。但自始至终他也没有给这座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城取一个新的名字,后来的统治者虽然称其为新罗马,但百姓们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的功绩,私下里称之为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聊一聊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演变过程)(7)

虽然大帝使帝国重归一统,但分制的传统已然形成,他死后甚至将帝国一分为三,“三”这个数字是根据他的三个接班儿子而来的。结果这三个儿子又互相为了争夺地盘打了起来,最后有的被杀、有的被篡位,帝国再次陷入混乱。

这时候又窜出一个新的像君士坦丁那样的人物,他就是荻奥多西,乱局中的西帝和东帝均被他杀死,帝国又重归一统。此时他如果吸取前车之鉴,恢复像帝国早期那样的一帝统治方式的话,或许古罗马还不会彻底分裂,但最终他选择了君士坦丁同样的方式,就是先把自己的长子封为副皇帝,然后在晚年将帝国再一次一分为二,长子得东罗马,幼子得西罗马。

自此之后,两边再也没有出现过向君士坦丁和荻奥多西这样的人物,东、西双方彻底分道扬镳,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帝国。荻奥多西的这两个儿子,阿卡迪乌斯和霍诺留,就分别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