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坂元裕二的《四重奏》里,松隆子饰演的小提琴手卷真纪、满岛光饰演的大提琴手世吹雀、高桥一生饰演的中提琴手家森谕高和松田龙平饰演的第二提琴手别府司,四个人聚在一起组建了名为“甜甜圈洞”的四重奏乐队。看到他们聚在一起排练《勇者斗恶龙》序曲,或者在餐厅表演《伏尔塔瓦河》时,即便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但每当听到弦乐如流水倾泻而出时,还是忍不住地跟着摇头晃脑地哼起来。

在古典乐逐渐远离我们日常的今天,该如何让更多人感受到弦乐的魅力?也许,用亮眼的设计活化一下场景,就能让年轻人们从迪厅出来,走进弦乐中心。最近,五角设计(Pentagram)为斯托弗弦乐中心(The Stauffer Center)重新设计了一套品牌视觉体系,让你一眼就能看到四重奏。

五角设计合伙人Astrid Stavro和她的团队负责操刀该项目,仅用Neue Haas Unica字体的一个字母,就微妙地表达出对于弦乐的礼赞。S代表着英语中弦(Strings),四个平行的S,则是代表着该中心教授的四种乐器: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它们也都有四根弦。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1)

t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2)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3)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4)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5)

斯托弗弦乐中心位于被称为“小提琴之城”意大利的克雷莫纳,这座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致力于弦乐器研究的中心。历史悠久,不代表应该以一个陈旧的面貌来面对世人。用丰富的色彩让视觉跃动,经典的古典乐也变得年轻起来。用鲜艳的色彩搭配黑白,给人一种当代的感觉,瞄准的就是20-30岁对音乐感兴趣的年轻人。

难怪斯托弗弦乐中心的负责人都说通过五角设计的改造,斯托弗弦乐中心有了“一个现代的、充满活力的、优雅的、永恒的字母组合,这是一个完美的、纯粹的平面设计。”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6)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7)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8)

不仅仅只有Logo与颜色的变化,数字也跟着四重奏的脚步产生了变形。好像受到了多普勒效应的感染,数字也感受到了振动,出现重影。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9)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10)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11)

海顿最著名弦乐四重奏(五角设计为斯托弗弦乐中心做的新视觉)(12)

在小的地方用心,在大的地方也不马虎。弓弦与帆布包上,曼妙的S曲线体现出细节的用心;外立面的挂布与喷绘也时刻透露着视觉整体性。

啊,可能是被那四个S给晃着了眼睛,看到这个品牌设计案例之后,我又想去重温一遍《四重奏》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