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氛围建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编制手段,我国教育界对课堂纪律氛围的研究逐渐深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课堂纪律管理的建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堂纪律管理的建议(课堂纪律氛围改进的五种措施)

课堂纪律管理的建议

课堂纪律氛围建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编制手段,我国教育界对课堂纪律氛围的研究逐渐深入。

基于PISA2009数据的国际比较研究显示,在6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阅读成绩与课堂纪律氛围积极相关,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阅读成绩受到课堂纪律氛围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文化圈。基于PISA2012数据的区域比较结果显示,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是上海学生在数学成绩上超越港澳台学生的重要原因,数学成绩较高的上海学生从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中获益较多。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课堂纪律氛围改进的路径选择存在两种取向:外在控制取向和内在养成取向。外在控制取向认为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是教师的责任,需要教师的权威和控制;内在养成取向认为课堂纪律是学生对秩序的自我意识,学生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纪律氛围。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两种课堂纪律氛围改进取向已逐渐走向融合。基于文献综述和课堂观摩,本文对课堂纪律氛围的两种改进路径进行梳理。

一、外在控制取向在科学至上、讲求效率的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管理措施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的纪律管理措施属于外在控制取向,“认为课堂纪律是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秩序,注重学生对纪律的遵守和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与之相应,外在控制取向特别关注环境因素和教师因素在课堂纪律氛围建构中的作用,强调学校奖惩措施、科学技术手段和教师管理技能等三种方式。

1.学校奖惩措施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大多数学校制定了各种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包括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师的课堂管理守则。

其中,中小学学生的行为规范分别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关于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规范和自然后果规范,前者规定了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后者则是学生做了什么或者是没有做什么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奖励和惩罚。

通过对若干所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的梳理发现,常见的行为规范包括:准时上课,不得随意迟到、早退;禁止课上接打或玩弄手机等电子设备;不得在课堂上随意走动、随意讲话。而常见的自然后果规范包括: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进行罚站;对课堂上注意力分散、胡乱涂写、抄袭作业等行为进行课后口头批评;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教师的课堂管理守则主要由各个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规定。在纪律管理方面主要强调教师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外在控制取向的课堂纪律氛围改进路径认为,课堂纪律管理规范具有权威性,学生须要自觉遵守各种规则以便规范自身的行为,以此获得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实施相应的自然后果规范,针对不同的学生行为,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在大多数中小学,表现优异、积极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会被评选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以兹鼓励。赞扬、鼓励等奖励性措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提升,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纪律氛围。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学校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JehanzebR.Cheema和AnastasiaKitsantas研究了美国学校对学生的惩罚措施:通常情况下,美国教师会采用隔离手段将严重违纪的学生请到校长室或者关禁闭,甚至驱逐出校。

其中,男生和有色人种学生面临这种境遇的机率远高于平均水平。驱逐出课堂或驱逐出校是惩罚力度非常强的措施,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很不利。因为这样的方式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伤害自尊、降低学习兴趣。此外,惩罚措施导致学校内很难形成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氛围。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教师倾向于采用行为暗示、积极引导、口头批评、惩罚等直接干预手段。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惩罚措施程度更轻,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改正,而非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当教师矫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时,大多数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而大多数中国学生则不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应。

上海教师的访谈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自尊和兴趣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也不会受到太多干扰。

2.科学技术手段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

PISA2015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1%的15岁学生从不或者几乎不利用网络完成学校作业,而每周使用一次或两次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49%。同时,接近半数的学生会在学校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在线聊天,每天如此的学生占到12%。幻灯片、投影和视频等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有助于良好课堂纪律氛围的形成。

一方面,学生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通过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技术还帮助学生克服了想象和理解的障碍。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数学课程中,信息化技术可以展现出立体图形的全貌和切面,降低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避免学生由于想象困难而对学习产生逃避的情况。在不少中小学,计算机和掌上电脑已经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技术管理课堂纪律。由于好奇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课堂纪律氛围。在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愿意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愿意与教师合作完成课堂的秩序管理。

WilfridahM.Mucherah的研究表明,教师如何看待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会对课堂纪律氛围产生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并运用计算机,有利于良好课堂纪律氛围的形成。大多数教师认为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会产生积极影响。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会更集中注意力于课堂,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和遵守相应的制度,违纪的情况相应减少。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地使用科技需要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

首先,普及计算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缺少这项条件。其次,在课堂中使用计算机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以便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此外,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教师重新考虑如何进行成绩考评,对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和知晓程度要求比较严格。

3.教师管理技能外在控制取向的课堂纪律氛围改进方案认为,教师是课堂纪律氛围的引导者和调整者。

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因此,教师个体的管理技能对课堂氛围改进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访谈结果显示,上海教师常用的纪律干预策略包括:委婉提示、以静克乱、正面提醒等。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根据不同的课堂状况,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通过对部分上海中小学课堂的观察发现,不同年级段的课堂纪律对教师管理技能的依赖程度不同。年级越低的课堂,学生自控能力越弱,对教师管理技能的依赖程度越高。在多数参与调查的上海中小学中,教师的管理技能是课堂纪律氛围形成的关键。例如,在小学课堂中出现的学生积极讨论氛围,通常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自发停止。于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在讨论结束后,以歌曲合唱形式“让学生收心”。

歌曲合唱结束后,课堂纪律氛围又恢复到了井然有序。实践案例表明,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受有趣的事物吸引,强硬的命令或指示可能引起烦躁心理,简单的儿歌既生动又方便,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师身上。同时,教师所花费的精力也比较少,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学生长期以这种方式保持纪律氛围,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训练的结果是,只要一开始合唱儿歌,学生就会主动形成秩序,有序的课堂纪律氛围就形成了。

课堂教学的节奏和韵律,如动静交替、读写结合等,应该成为教师进行课堂纪律干预的重要手段。TerryHaydn认为,教师在认识到自己在纪律氛围中的作用后,须要学会自我改善、自我调节、自我提高。JessikaH.Bottiani提出的“双重辅导”策略能够提升教师的管理技能,他认为,教师在认识到课堂纪律氛围对学生影响后,需要改善自身教学方法。“双重辅导”策略是提升教师管理技能的方法。

一方面,学校要开设课堂培训,主要目的是让教师了解课堂纪律氛围与课程的联系、师生之间真实的关系,培养教师的反思性思维,学习有效沟通方法,增强教师对学生文化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后参加个别辅导。通过“双重辅导”策略,教师可以提升课堂管理技能,进而改善课堂纪律氛围。

二、内在养成取向内在养成取向的课堂纪律氛围改进路径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学生如何影响课堂纪律成为新的聚焦点。

学生会在满足匮乏性需要之后,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身发展的渴求,期望获取更多的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追求自我实现。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在养成取向认为,课堂纪律是学生个体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习得的,是在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干预和自我控制,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所体验到的周围环境。该取向认为,外在的规范和压制不仅无益于良好纪律的养成,反而会摧残儿童的自然成长。只有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命令,才会形成真正的纪律。内在养成取向强调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要求学生之间通过互助合作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互助合作关系的建立,对课堂纪律氛围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管受到课堂环境和教师管理的规范和约束,学生仍旧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如果学生自身无法意识到教师的提示、纪律的重要性,即使受到最严厉的惩罚———驱逐出校,也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与之相反,只有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养成积极、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容易自发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对课堂纪律有影响。研究者选取了学生每天三餐进食和沐浴的时间,作为生活习惯的观测指标。研究发现三餐进食和沐浴时间都比较固定的学生,其他的生活习惯也比较规律、良好。

进一步分析发现,具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更倾向于遵守课堂常规和学校制度、服从于教师的纪律管理,并对规律性的学习环境更适应和满意。同时,课堂中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人数越多,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就会越多,纪律氛围就越有序。据此认为,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氛围大有益处。在帮助学生自发形成良好纪律氛围的过程中,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须要首先得到培养。当然,习惯的培养有赖于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一起配合协助,从最简单的吃饭、沐浴开始,逐渐到遵守纪律和日常的文明礼仪,最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2.互助合作关系的建立随着学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成熟,同辈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渐渐大于教师的影响。

同辈群体通过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促进课堂纪律的形成。有效的管理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作用于课堂纪律氛围。立足于群体动力理论,学生合作可以从集体的角度促进课堂纪律氛围的形成。群体动力理论最早是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即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有或者没有其他人存在的不同情境中,个体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一个团体内部的内聚力越强,团体动力也就越强,那么总体表现也会越好。而内聚力的强弱受到个体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个体竞争越多,内聚力越差;彼此合作越多,内聚力越强。因此,在培养班集体的课堂纪律氛围时,学生之间的互助行为有利于纪律形成,而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则有可能削弱课堂纪律氛围。

基于群体动力理论,沈丹在研究中提出了“小组轮流制”的班级管理模式,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星期轮流管理整个班级。这个小组不仅是管理班内的其他学生,而且小组内部也会相互制约、互助,由此达到团体内部合作的目的。这种纪律管理模式降低了教师的参与程度,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学生团体管理课堂纪律,是班集体内部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过程;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增强群体内聚力,更加有助于群体和个人目标的达成。在上海中小学教师访谈中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合作措施在课堂纪律氛围培育中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这是学生内部主动形成纪律氛围,属于内在养成属性。内在养成取向是学生意识到纪律问题而主动自我纠正的过程,这样的纪律氛围有助于形成固定的规模和形式。其次,基于群体动力理论,学生的合作有利于团队和个体目标的达成,因而也有助于良好课堂纪律氛围的形成。最后,这样的措施省时省力,对班集体开展其他团体活动也有很大的帮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指导学生互助合作的措施在实施层面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优越感,小组之间也会产生竞争关系。小组间竞争的味道太重,也会产生群体层面的矛盾。

除此之外,“小组轮流制”的成功应用需要学生较为成熟的心理准备,年龄过小的学生无法适应这样的模式。总体而言,学校奖惩措施和科学技术手段属于环境因素。学校奖惩措施的实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并且应以奖励性措施为主,惩罚性措施为辅。在既有的学校教育政策架构中,应该尽可能避免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激进的课堂纪律改进措施。

科技手段的创新使用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克服学习上的阻碍,部分地削弱影响良好课堂纪律氛围形成的因素。教师是维持良好课堂纪律氛围的重要因素。明智的教师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视角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调节,有智慧地管理课堂纪律。“双重辅导”策略可以视为在学校层面提升教师管理技能的重要方式。具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可以培养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规则意识———不违纪、不犯法。

学生互助合作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模式,试图利用群体动力理论创造性地使学生在团体内合作、互助,在团体内部形成为全体成员所广泛认可的纪律氛围。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课堂纪律氛围改进还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本文只选取了五个措施,对文献的查阅还有不足之处,遗漏的部分还待后期继续研究。

来源丨《教学与管理》该文为 2017 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从学校绩效角度建构学校纪律氛围的中国知识图谱”(B1702)的研究成果

作者丨张毓洁,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