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陕西十怪指哪里(俗语陕西十大怪)(1)

这是王维众多名篇中流传度相对较高的一首,其中将人在他乡的孤独凄然描述得惟妙惟肖让人感同身受,而每逢佳节良辰时加倍怀乡思亲的情感更是情真意切让人无不为之动容。不过在古代其实外出的人并不算多,相对如今交通的便利,人们为了生计大多都是远在他乡。面对不同的地域民风,谁都免不了思乡心切。而触发这一感触的出了人生境遇的落差外,便是异域他乡的风俗差异了。

陕西十怪指哪里(俗语陕西十大怪)(2)

司马迁曾说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更是将不同地域的风俗差异总结得恰到好处,所谓风也就是流行的意思,在古代社会落后的情况下,一般当地流行的东西都很难传播到外地。而“俗”与“风”则刚好相反,俗所指的便是一个地方的习惯。而风俗之所以风在前,正是因为先流行后成为习惯,形成习惯随之就会被保存下来。而流行的东西往往在一段时间过后会被新的风所取代,这也说明了流行的并不一定会被保存成为习惯。而被保存的习惯则会随着人的流动逐渐扩展开来随之形成我们的文化基础。而民俗文化中经常都有一些异乡人不胜明了的俗语,既能充分体现当地的风俗特色,也能从中看到当地的人文风貌。陕西就有这么一句俗语说的是“陕西十大怪,不知算白来”便将陕西的十种较为特殊民俗习惯高度总结,让初来陕西的异乡人能够更快的融入陕西。

陕西十怪指哪里(俗语陕西十大怪)(3)

这十大怪确切说是指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关中地区,所以要说整个陕西特殊可远远不止十种呢。言归正传,这第一怪就是“面条像裤带”,听起来诙谐生动,千万不要裤带二字吓到,这话说的是关中地区的面条实在。厚、宽、长是其特点,让人不仅吃好还绝对吃饱,当你看到一老碗正宗的关中面条,便能充分感受到其形如裤带所带来的实在。第二怪是“锅盔像锅盖”,这是因为关中地区在烙制锅盔时所用的锅绝非一般小锅,而是可以集体饭的大锅,直径通常在七八十公分,锅上的锅盖大多都是隆起的,这就使得烙好的锅盔通常和锅盖大小一般模样。

陕西十怪指哪里(俗语陕西十大怪)(4)

第三怪是“油泼辣子一道菜”,虽然我们的印象中吃辣似乎都被四川和湖南抢了风头,其实身处关中的朋友就能感受到,在吃辣这方面,关中人也是不遑多让的。正宗的油泼辣椒先将辣椒风干随后切成小段在以热油烘干后出锅放入铁罐中敲击成不算太细的粉末,随后将辣椒面用玻璃瓶密封,这样就算是完成了。不过在食用的时候,还有讲究,食用时先拌少许盐面,再将七八分热的菜籽油浇在辣椒面上,边浇边搅,冷却后就可以食用了。在第一道工序中火候至关重要,第二道工序中油温同样决定了味道的关键。看到工序恐怕很多人望而却步了,但想想这么多工序做成的油泼辣子他能不香辣吗?

陕西十怪指哪里(俗语陕西十大怪)(5)

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了,还有七大怪分别是“碗盆难分开、手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椅蹲起来、睡觉枕石块、秦腔不唱吼起来”,这七样每一样都将关中民风描绘的淋漓尽致,就算没有到过陕西的也能从中感受到陕西的淳朴风貌了。

陕西十怪指哪里(俗语陕西十大怪)(6)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又让人留恋的地方,尤其如今商业发展日趋完善情况下,虽然身在异乡,但如果思乡心切也可在大街小巷来一份家乡菜慰藉自己久违的思乡情怀。虽身在异乡为异客,却如同天涯若比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