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读书de荷佳

亲爱的孩子:

你听说过“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话吗?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话是晏子说的。它的意思是:坚持

不懈的人常常能够成功,前行不辍的人常常能够到达目的地。

父母写给二年级孩子的一封励志信(给最亲爱的你的一封信)(1)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为”在这里是动词,“做”的意思。 “者”是文言虚词,常用在形容词和动词的后面,表示“……的”、“……的人”,此处表示“做事的人”。 “常”,副词,“经常”、“常常”的意思。

说到晏子,那可是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晏子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聪明睿智,雄辩滔滔,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啊!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它的故事吧。

父母写给二年级孩子的一封励志信(给最亲爱的你的一封信)(2)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

晏子之御

“之”,此处 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 “御”,古义为“驾驭车马”,又可解释为“驾车的人”,此处取后者之义。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他的个子非常非常矮,他的智慧却非常非常大,所以,不以貌取人的齐王就让他做了齐国的宰相。

宰相出门,那是得有专车的呀!不过,晏子的专车可不是什么“宾利”“兰博基尼”“法拉利”等名贵车,即使是尊贵的宰相,他的专车也只能是,马车!因为,古代没有汽车呀!所以,顺带着,为他御车的人就不叫“司机”,而叫“御者”。

晏子的马车夫身高八尺,“尺”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古代人以“尺”论人的身高,不像现代人用“米”作度量,而且,古代的“尺”不一定就是现代人的“尺”,否则,以姚明2.26米的身高换算成尺,才6.78尺!而晏子马车夫的身高是八尺!

难道古人都是巨人?!

真真让人惊倒!

所以,关于古代现代度量单位的换算这里只好存疑。要是你以后有兴趣,倒是可以研究研究这个。

父母写给二年级孩子的一封励志信(给最亲爱的你的一封信)(3)

关于那时和现代度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法,这里只好存疑

总之,晏子的车夫是个挺拔俊朗,仪表堂堂的帅男就是了。

一天,晏子要出门,他的车夫就价着饰有华丽车盖的四轮大马车,洋洋得意地出发了。这一幕,恰好被车夫的妻子瞧了个满眼。

车夫下班回到家后,他的妻子哭着请求要离开他。

日子过的好好的,怎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车夫当然要问,车夫的妻子趁势说了这么一番话:“你看看人家晏老师,身高不到六尺,却当上了齐国的宰相,扬名诸侯,那种威严,那份荣耀,谁人能比?!今天他出门的时候我看见了他!他看上去那么心思深沉,他的为人那么谦逊!他的志向那么远大!可是你,身高八尺的堂堂男儿,却只能做别人的马车夫!还那么洋洋自得!我可真是为你感到羞耻!你说,我怎么能跟你这样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过下去呢?”

父母写给二年级孩子的一封励志信(给最亲爱的你的一封信)(4)

车夫的妻子将自己丈夫的表现与晏子进行了一番对比

打这以后啊,车夫就不再因为自己是晏子的车夫而洋洋自得了。晏子察觉了车夫的这种变化,觉得很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车夫就把自己家里发生的事儿,自己妻子说的话,一五一十跟晏子说了,晏子觉得,车夫这人懂得反省,知错能改,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问答游戏:

1、倒数第二段,妻子的那番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有没有类似于“晏子之御”的这种情况?ta和ta的家人又是什么一种态度?你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3、怎样才能如晏子般辩才无碍,智慧超群?

答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车夫妻子将自己丈夫与晏子进行对比——晏子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谦虚深沉,目光远大;她的丈夫,虽只是一名车夫,却就志得意满,不思进取;除此之外,还将两人外貌身高进行了对比。

答2、有一句话叫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说,每个人看世界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答案,所以,此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的观察就是答案,关于这一点你知道就好。在平时的练习和答题中,该背的,你还是要背;该套答案的,你还是得套。至于自我的见解,独到的看法,还是等上了你心怡的平台再说吧。

答3、莫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