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文化文明古国的摇篮,比如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七日节律。七日节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展现我们人体和自然节律的关系以及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哪些影响。

西方近代才发现人体的生物钟,但在中国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已经很详细地描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还有我们的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六十年节律,三百六十年节律。

人体三节律是谁提出的(人体和自然是同频的)(1)

七日节律

今天就以七日节律来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写到,如果我们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者病发症,一般七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七天不好,病程就会延长成七的倍数,十四天或者二十一天,这种规律就被称为七日节律。

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七的倍数,比如说鸡孵蛋就是三七二十一天;兔子怀孕是四七二十八天;猫怀孕是七九六十三天;老虎怀孕七乘十五周是一百零五天;我们人怀孕四十周,乘以七就是二百八十天。七日节律,它的行程是因为受到月亮和太阳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人体三节律是谁提出的(人体和自然是同频的)(2)

阴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一个月有二十八天,一个月存在四次潮汐,二十八除以四就是七天。其实人类的祖先是来自于海洋,我们人体的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所以人体七日节律也可以看成是潮汐率,这就是天人合一。

人体三节律是谁提出的(人体和自然是同频的)(3)

中国传统立法中的阴历(农历)是指导我们农作和农耕。现在我们从小就可以给我们的子女教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到了不同年龄就会领悟到不同节气对人的运势,情绪的影响。我们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呢?人是自然之物,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人类需要不同的饮食才会调节人体内阴阳的平衡,这和大自然是一样的。人体也必须遵循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的性格是由五脏经脉人体的先天、后天盈亏所决定,五脏经脉的病变会影响和改变人的性格,先天和后天的不足也影响人的性格形成。

人体三节律是谁提出的(人体和自然是同频的)(4)

如果我们长期偏食,比如我们喜欢吃酸的,苦的或者偏辣的,或者偏食五谷中的一个,或者某种食物,这对人的性格都会有所改变。这种内在的内脏变化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进而可以改变我们的容貌。反过来,通过我们容貌的变化,又可以判断我们内脏的变化。内脏与外貌互为表里,它是有内外联系的。就像鸡蛋,它要孵化成小鸡的这个过程,它是内外联系的,也是互为表里的。

人体三节律是谁提出的(人体和自然是同频的)(5)

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的面相或者《易经》的中医可以根据一个人外貌,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我们身体内部的病变,还可以判断我们内脏的盈亏。通过内脏的盈亏,可以判断我们的性格和人品。像我们经常知道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就是性格影响到了我们内脏的病变。反之也是一样,内脏也可以影响我们性格的这种变化。

我们的命运和面像,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我们有一句话叫相由心生,我们可以通过心的这种变化和修行来调整我们的外貌和我们的内脏及运气。

人体三节律是谁提出的(人体和自然是同频的)(6)

感悟:

人体与自然是同频的,人体就是自然的一个缩小体现,应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达到平衡,才不会生病,否则会造成我们人体疾病丛生,影响我们的健康,运势。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