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怕冷,总希望洗澡水热一些、久一些,洗起澡来会更舒服。可是,水温高,蒸发量大,会令皮肤内的水分流失,让洗澡后皮肤变得干燥,引起皮肤瘙痒,过热的水甚至会引起微血管爆裂。冬季天气转冷,家长害怕宝宝着凉,往往会选择使用比较热的水给宝宝洗澡。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多少度(天气渐热今天我们聊聊)(1)

但是洗澡水温度过高,反而容易破坏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洗澡水温度过高容易把宝宝皮肤表面的皮脂洗脱。人的皮脂腺功能在冬天会减弱,如果低于37摄氏度皮脂腺就会停止分泌。缺少皮脂的保护,加上天气干燥,水分极容易丢失,造成皮肤干燥、脱屑。

另外,冬季洗澡水温过高易休克。水温过高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导致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引起休克。

冬天洗澡水温度多少最好呢?尽管冬天冲洗热水澡很舒服,但是水的温度最好控制在40℃左右,高于个人体温5到6度,感觉温暖适中即可。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使皮肤丧失对污染及细菌的抵抗能力。建议洗时先用手试试,如果手觉得烫,那么对于身体其他部位来说也烫。

冬季洗澡别超10分钟

在寒冷的冬天洗澡,不论是沐浴还是盆浴,最好别超过10分钟,洗澡水温度只要比体温略高一点就行,以37℃-42℃为宜。一来可以避免着凉,二来可以减少皮肤在温度较低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减少皮肤起皱的机会。

冬季洗热水澡,此时刚失去衣服保暖的肌肤温度要比洗澡水的温度低得多。如果热水忽然淋到本来就有点寒颤颤的身体上,整个肌肤会因受激烈的热刺激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如心跳剧增等,有的可能因此而引发意外。所以,冬天洗澡时,尤其是老年人,最好是先湿湿脚,让脚部先适应水温后,再慢慢冲洗全身。

冬天洗澡水温度

在洗澡时避免用肥皂等强碱性的清洁剂,可用少量弱碱性沐浴露,对于皮肤特别干燥的人可以直接用清水清洗,以减少皮肤表面的脂质丢失和水分的蒸发。浴后应当在皮肤尚未完全干的情况下,在身体各部位涂上润肤品,这样做有助于将润肤成分渗入到表皮层,更好的“锁住”水分。

换衣服时温度不能太低,从温度高的地方,突然来到温度低的地方,身上还没有保暖的衣物,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因而加重心脏负担。所以要做好保暖工作,洗完澡出来时,多披一条毛巾,或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必要时,应使用电暖气或浴霸等电器。

冬季养生的三大关键温度

35℃-38℃:最佳饮水温度。这一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对于热饮来说,冲蜂蜜水的最佳温度为50℃;热牛奶、热汤等在60℃时味道最好。无论如何,饮水和进食食物的温度,都绝对不要超过60℃。对于冷饮来说,汽水在5℃时最可口。

39℃:洗澡水最佳温度。洗澡的水温应该在35℃-40℃之间,略高于体温的39℃最适合。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使皮肤丧失对污染及细菌的抵抗能力。建议洗时先用手试试,如果手觉得烫,那么对于身体其它部位来说也烫。

38℃-43℃:泡脚的最佳温度。脚部温度是人体中最低的,因此泡脚水可以稍热一点,能促使足部和下肢血管扩张,使大脑得以休息,有助睡眠。最好用深木桶泡脚,并在木桶上盖一块塑料布,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即便是怕冷的人,也不要一味用特别热的水“烫脚”。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肉桂等药材,促进血液循环,才能真正做到为身体保温。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和孕妇的热水浴应对温度有所控制,否则可能导致老人昏倒,或令胎儿缺氧,影响发育。另外,冬天洗澡应该从脚开始洗。因为冬季皮肤温度比洗澡水温度低,而冬天用的洗澡水温度又往往比夏天高,突然而来的热水会令心脏负荷不了,特别是心脏病人容易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