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1)

图说:2023年5月13日开坛,邀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主讲《星云大师的爱国情怀》。

编者按:

阎崇年,1934年生,山东蓬莱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研究清史、满学和北京史,出版专著有《森林帝国》、《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上下)、《北京文化史》、《康熙大帝》、《袁崇焕传》等。主要论文辑为《清史论文集》(上中下)、《满学论文集》、《燕史论文集》、《历史评论集》、《袁崇焕研究集》、《阎崇年自选集》等。运用电视和网络等平台,进行历史教育传播,讲述并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御窑千年》《故宫六百年》等。主要著作汇编为《阎崇年文集》二十六卷、一千余万字。

我与星云大师的初见面

2008年初,我在北京的家中,突然有人敲门,他说:“我是从台湾来的,星云大师派我把他的新书《云水三千》送给您。”我一翻,书上有星云大师的签名,我非常感谢。来者还说,“大师邀请您去台湾讲学,还邀请您到扬州的扬州讲坛做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提议讲袁崇焕。”我说,“既然星云大师定了题目,又邀请我讲,我很高兴,时间请您安排。”

我第一次到扬州讲坛开讲之前,我突然接到星云大师从台湾打来的电话,“您今天到扬州讲坛演讲,我很高兴,我祝您演讲成功。之后在适当的时候,邀请您到台湾来讲学。”我非常感动,星云大师在百忙之中,还记得我要来扬州讲坛。

2008年4月30日下午,我正在家里写东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很陌生的声音,对方说:“我是星云。我现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要去看你。”

我一听,星云大师比我年长,远远从台湾而来,要到家里来看我,我太感动了。我说:“大师,我去看您,北京的道路我熟悉。”大师说:“那好,我马上要到国家大剧院,我们就在国家大剧院的门口见面。”我马上就出门打了个车,赶往国家大剧院。见着星云大师,我说:“大师啊,您精神非常好,您来北京,我看您来了。”星云大师说:“我啊,年纪大,视力不大好,所以很少看电视,有一天我打开电视,看到你在讲袁崇焕,我一个80多岁的老和尚,人间的苦难见得太多了,可以说,几乎很少有事情能够打动我,但是你讲的袁崇焕打动了我这个老和尚的心……你讲的,事理圆融,既有道理又有故事,既深刻又好听,所以我喜欢听你讲。你讲袁崇焕的爱国精神,我请你到台湾讲学,把这种爱国精神讲给台湾的青年听,教育青年一代。”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2)

图说:讲座中阎崇年教授追忆和星云大师初见面的场景。

我与星云大师心灵相通

我去了台湾佛光大学,校长给我发聘书。我说:“校长,我要备备课,了解一下情况。您给我点时间,我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看档案,准备一下讲课的讲稿。”校长说:“阎教授你随便安排,你准备差不多了就开课。”

我到台湾的第二天,接到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家里出了点事情,遇到了一点困难。后来我才知道,是佛光山驻美国的大师帮我解决了。星云大师要处理的事务太多了,竟然为我的小事情,一直到美国,帮我解决,让我非常感动。

我第一次在台湾佛光大学见到了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说我邀请你到佛光山一起看一看、走一走。大师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很容易敞开心扉对谈。不知不觉我们就谈到吃饭的时候。

一天晚上11点,星云大师的秘书敲门说:“师父派我跟您商量一件事情。明天师父要去台中讲学,邀请您一起去。师父说,他做向导,跟您讲沿途的名胜古迹故事,请您沿途给他讲清朝历史。”

我们按照约定,第二天早上8点出发。沿着山路,我们一路走一路谈,路上书记室的法师们就把我们讲的话都录音了。到了活动地点,星云大师讲座结束后一直聊到很晚,星云大师说:“你跟我一起吃顿饭,看看我吃的饭怎么样。”星云大师早、中、晚都是只吃的一碗素面条。

这一天我和星云大师交谈12个小时。后来我统计了一下,我在佛光山等处见到星云大师,一共谈话有几十个小时。当我快要离开的时候,书记室的几位法师将我和星云大师的谈话录音已经整理出来了。他们发给我,让我看看人名、地名等等有没有不对的地方。星云大师眼睛不好,他们就把内容读给大师听,边读大师边改。

后来把这些谈话记录整理出书。书稿整理好了,书名怎么定呢?星云大师让我定。我说请星云大师定。星云大师就让大家定。来来回回起了20多个书名,一直定不下来。后来一个周末,我家孩子回来了,听说了这个事,建议叫《合掌录》,海峡两岸,佛学和史学,交流融合。星云大师说很好。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星云大师很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是师父大的胸怀。

2019年我去台湾最后一次见星云大师,谈到《合掌录》的稿费,星云大师坚决不要。后来我说,那我就交到佛光山的文教基金会吧。大师说很好。

我和星云大师一共20次见面和会话,最长一次谈话12小时,多么难得。后来我听到星云大师圆寂的消息,悲痛不能自已。星云大师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我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是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3)

图说:阎崇年教授为扬州讲坛题词:星云大师,千年一僧。

星云大师的八“大”

我多年来见的人也不少了,特别是我学历史,我喜欢看历史人物传。读了明史到清史大概有20万个(人物)左右,加上其他朝代的人物,数不胜数。我看人物传,不是以百计、以千计、以万计,而是以十万计。不光看,还要比较,纵向、横向比较,要评论。作为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谁都评论,对政治家有评论,比如秦始皇、汉武帝也评,对书法家有评论,王羲之也评。

从历史的角度,怎么看星云大师?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12岁出家,97岁圆寂。他把人生中85年的时间献给了众生。我们看星云大师的97年人生,特别是出家以后85年的历史,星云大师处于什么历史地位,我认为有八个“大”字。

大慈大悲。星云大师去世之后,有媒体采访我,问我认为星云大师的主要的高贵品格和贡献是什么,星云大师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我认为两个字,“慈悲”。慈爱,星云爱别人,所以别人也爱星云;怜悯,别人有困难,星云大师想办法帮助他摆脱或化解这些困难,使他精神振奋,克服这些困难往前走。而且不是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而是对所有人,这是大慈大悲。

大智大慧。我从小受儒家教育,儒家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智,排在第四位。星云大师却说,悲智愿行,智排第二。我当时觉得很不解,就问星云大师。星云大师笑了笑。一旁的师父解释说,人会犯错误,有的不是因为德不够,而是因为智不够,是因为智而犯了错误,所以智很重要。星云大师《献给旅行者365日》这本书的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我参加了这个活动。星云大师讲话,说,“我呀,最近看《康熙扬州府志》,书中记载天下分九州,扬州是其一。台湾属于扬州府。你们看,我在台湾60年了,我还没有离开扬州哎;我在台湾60年了,我还没有离开中国啊。”当时全场鼓掌。这是星云大师用智慧驳斥谬论。

大志大愿。星云大师的志向和愿望是要把一个和尚做好。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亲历了南京大屠杀,看到了战乱带来的苦痛,抱定了出家的决心。星云大师也曾加入抗日救护队,体现星云大师青年时的爱国之心。

大践大行。实践能力、行动能力非常强。我当时在佛光山参加一个1万人左右的大会,连续7天7夜,圆满结束散场之后,30分钟之内,现场干干净净,一个纸片、一个矿泉水瓶都没有,令人惊叹。从星云大师到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践行的精神。

星云大师说自己是“五个无”:无家室、无地产、无房产、无存折、无钥匙。这是对自己多大的约束力,这种伟大人格的力量,一般人做不到。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4)

图说:根据阎崇年教授和星云大师谈话录音整理成书《合掌录》

星云大师“人生三百年”

我们常说人生百年,星云大师还在世时,我曾跟他说,星云大师您是“人生三百年”。这是为什么呢?一般人工作一天,两个单元——上午、下午,但是星云大师有四个单元——早上、上午、下午、晚饭后,这就比别人多出两个单元——两百年。星云大师问我,那还有一百年呢?我说,周末、节假日,人家休息,您不休息,您又多出来一百年,所以您是“人生三百年”。

我读了佛教史后认为: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史,就僧人之禅修、学识、事功、地位、影响和贡献而言,前一千年之一僧,是玄奘大和尚;后一千年之一僧,则是星云大师。北宋建隆以来,历史在在评说:佛学千年史,星云第一人!因此,于人间佛教之弘法,于世界五洲之影响,星云大师是中华北宋以来佛学史上,大慈悲、大智慧、大志愿、大践行的千年一僧!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5)

图说:阎崇年教授、与会嘉宾、扬州讲坛优世代义工合影留念。

全文详见丨5/14《扬州晚报》A6版

摄影丨史宏伟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6)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鉴真路一号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7)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8)

星云大师讲过哪些经典(扬州讲坛精粹阎崇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