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火葬后花轿代替了棺材,希望引起民俗学者们的注意,呼吁能够保留某地特色汉民族丧葬文化风俗。2012年我征得人家同意,拍到了一组家乡丧葬习俗礼仪文化图片,放在笔记本内准备回东莞时整理,笔记本损坏无法修复,后来回家一直没有遇上丧葬习俗,到2017年就家乡进行丧葬改革,乡村与城市样火葬,没有了棺材很多丧葬礼仪,也就消失了。今年遇上丧葬路过家门口拍下,我又走访几位老人,让他们讲述礼俗丧葬文化,以文字方式记下,消失了的汉族、属儒家礼俗丧葬文化的一支。

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属皆从死。,古文死如此。(说文解字-卷四)庶人曰死。—《礼记·曲礼》沁人曰死。—《礼记·檀弓》。《周礼·天官》疾医注:少曰死,老曰终。丧葬礼仪,在乡村民间是一件绕不开的活动仪式,除去宗教活动因素,各地方风俗、文化、传统对丧葬礼仪各有差异,各地也有图片文字的记录。整理了下我的家乡,江西省九江地区修水县何市镇大概的丧葬习俗,同处九江地区丧葬礼仪文化差距极大,九江、瑞昌、德安、湖口等乡村丧葬习俗与对面湖北黄梅、安徽宿松县相同,而修水、武宁则与湖南平江、浏阳相差不大。请道士、和尚全国大致如此就不写,而家乡的丧葬习俗礼仪,属儒家礼俗文化之一。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

无法实现诺言送到的图片,2017年拍摄的乐观的大爷,当时他96年高龄,第二年我送图片去时他走了。

辞路:为什么从辞路说起,源于家乡老人对死亡态度,视死如归,人与畜生不同之处,有情感,情感就是灵魂。人生是一次旅行,世界上没有万岁永远的人与事,谁都无法超越自然规律,只能要坦诚对待现在。身体平时很好,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她)第六感到身体大不如以前,对身边亲人子女说:趁着可以走动,要去辞路,免得魂魄看望他们时,找不到路。主要是女儿家、不在身边远方儿子、兄弟、姐妹等,女的先回娘家亲人那里,住上少则三天、多则半月,在亲人家里他(她)会说说笑笑,回忆点点往事,安抚鼓励不得志亲人,感谢他们几十年对自己的关照。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2)

拍摄路过乡亲人家门口送毛巾。

谢水井:老人送终是汉民族对老人孝方式之一,《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汉·董仲舒。至亲与子女等陪伴在老人身边,咽下最后一口气离开人世,各地习俗就不一样了,我们家乡是不能立即哭,要让他(她)安心上路,免得乱了心神,进入歪门邪道。再叫长孙到水井边插上香烛,跪拜告知井神,感谢井神给予生下来第一口水,到离世最后一口水无私奉献。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3)

拍摄抬香案里面装的是祭品。

谢河流:谢完水井后到溪河边去谢河神,河溪岸边上点香烛,把用白纸折弯荷花形状,倒入祭品水中,点燃香烛、香火放上一支香烛,再在河溪中点响一串边炮,跪拜告知河神:他(她)走了感谢您的无私奉献,又免受水祸之灾到今天,今天再借水路,请您再送他(她)魂魄的最后一程。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4)

拍摄过逝老人谢河神留下的祭品。

报社:社,指土地神庙,《五经异义》:今《孝经》说: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徧敬,封五土以为社。古《左氏》说:共工为后土、为社。由管事人带着孝子,敲着锣去土地社庙告之,内容上此人,生于何时,死于何时;带上祭品,还有一根稻绳,稻绳上此人享年多少,就打多少个节,再写上逝者生辰八字,一起焚烧掉。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5)

社即土地神。

报丧:报丧何时形成了,可见《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报丧,主家会给个名单地址,让本家人有熟悉此地的人去告诉亲戚,女人逝去先报娘家人,男人逝去先报本家族的人。报丧人到了那家亲戚坐下喝碗茶,再道:某人在世麻烦你们家了,谢谢你们对他(她)的款待等,临走时再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已离世,什么时间还山(下葬)。亲戚家要给报丧人红包,至亲的人要煮碗汤给报丧人吃饱,汤很丰盛有蛋、肉、面条等。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6)

拍摄寿材,即家有寿有财之意。

跪请八仙:老人走后,主家孝子先请入堂的是八仙,也叫八大,就是抬棺材的男人,他们治丧期间受到最高礼遇,“八仙”不到齐不能吃饭,给这桌菜是双份等礼遇。八仙请的是本家人中与主家关系亲近健康的男人,到了主家他们先把寿财(放在家时叫寿材,即家有寿有财之意,装死人叫棺材)从偏房或楼上角落抬出,放在主厅中间擦洗干净,然后拿出地仙(测风水看地人)给的吉利何方,分部分人到山中大概方向找好,挖好下葬的洞穴,另外部分人在主家包石灰,石灰用火纸(纸钱)包成三角形状,铺在棺材内垫在尸体下,五年后方便第二次收捡骨头金罂葬,才是真正入土。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7)

拍摄成服礼祭之绕棺。

成服礼祭:第一次礼祭,孝子们开始戴孝服,叫成服礼祭。“八仙”先把老人尸体抬入棺材内,盖上寿被,寿被第一床是大女儿家,多少个女儿就有多少床,然后是侄女、外甥女家。家族主事人唱祭礼天地,告袓宗来接死者回归,孝子们穿好孝服后,先向“八仙”跪拜致谢,再谢家族人、工匠、帮忙、左邻右舍等,请他们各办其事,办好这次白喜事。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8)

拍摄给逝者送葬的人们之一。

下讣文:《仪礼·士丧礼》记载:乃赴于君。主人西阶东,南面,命赴者,拜送。有宾,则拜之。标题写“讣告”或冠以逝者名字,正文要写明逝者的姓名、身份、民族、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接着要写上吊唁、还山的时间、地点;最后署明发讣告的孝子们及发讣告的时间。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9)

拍摄倒下的废墟。

摆三献祭礼:成服礼祭后,选好吉时封棺订好,“八仙”将棺材搬到房外空旷搭好棚内场地,便于亲朋好友们的祭拜,灵台上摆放酒、猪头、牛头、羊头、鸡、肉、饭、米果、水果等祭品,远方亲朋好友们晚上到跪拜,本地人多半是还山早晨。三献:一献茶。二献果。三献礼品,礼品给逝者花圈、金山、银山、纸钱等。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0)

拍摄给逝者送葬的人们之二。

唱夜歌:孝子守灵,还有“八仙”轮流守,还要喝酒唱歌,内容多是劝导亡者安息,亲人要坚强,还有些是诙谐幽默,如“山上几多千年树?世上又有多少百岁人?”,“银间苦喔,几多马阿,想要去东阿,看马的银,就要五向西哟,看马的银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上按住蛤蟆,就要五姓蛤”,也要随加进亡者的生平趣事等。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1)

拍摄给逝者送葬的人们之三。

孝子礼祭:第二天早上孝子们礼祭亡者,主祭者引领孝子们三跪九拜,一边唱:感恩他(她)养育、教导之恩情,又反思孝子们在人世时,哪里没有做好,向世人谢罪。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2)

拍摄逝者的孝子们。

谢世人:就是开席宴请亲朋好友、送葬人,白喜事各地风俗不一样,修水何市镇吃两餐也不是很丰盛,修水西边区就隆重,头一天晚上简单几个菜,谢世人宴也不会很多菜,第一是女儿家摆盘,就是水果、零食、毛巾,女儿家礼仪的开销比主家少不了多少,上红烧肉时,不能吃,等孝子们跪拜谢礼,才可以吃红烧肉,这餐孝子们是不能吃这碗红烧肉。如主家老人年龄大,一些乡亲们会带一块肉给小孩吃,吃了会超过逝者寿命的传说习俗。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3)

上红烧肉时,不能吃,等孝子们跪拜谢礼,才可以吃红烧肉。

捆龙祭“八仙”礼:吃好宴席后,“八仙”捆扎好棺材,捆扎棺材要大声呐喊,高过孝子们哭声,主祭者唱祭“八仙”礼,感谢他们不辞劳累,送走逝者,孝子们跪拜致谢,“八仙”们会道:逝者会保佑你们,多财多福、身体健康等吉祥话。祭礼完毕,摔碎一只精美饭碗,上路,上路过河、过水时长孙骑“龙”,就是长孙坐在棺材上中间位置。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4)

火葬后花轿代替了棺材,希望引起民俗学者们的注意,呼吁能够保留某地特色汉民族丧葬文化风俗。

进祠堂祭礼:把棺材抬到祠堂门外,主祭者引领孝子们,跪拜致谢祖先灵魂来接逝者回家,又要致谢本家族对逝者在世的关怀,还要唱逝者在人世间功劳。女人就要感恩女方家族,培养一个贤惠女子给这个家族,给他们家族生儿养女,女方家就要回礼陪祭作谢,唱此女不才,给你们家族带来麻烦之类的客气话。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5)

拍摄给逝者送葬人们的之四。

路祭:最后一次是路祭,感谢送葬的人们,还有路过所有家门口的人家。棺材路过别人家门口时,每家都会燃放鞭炮送逝者,有亲戚关系的人家就会点香烛、烧纸、点香,主家则是跪拜致谢,再送一条毛巾。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6)

拍摄给孝子过路过乡亲人家门口下拜行礼。

返山辞香:快到葬地,孝子们全部要回来,送葬人会把花圈、纸祭品等送到葬地。夕阳西下时,长孙端着灵牌,主事人敲锣带上祭品,到坟前点香烛、烧纸、点香,引领逝者灵魂到灵牌内安息,告之回家的路,该如何走,七七后将灵牌归于祠堂。

江西殡葬习俗(丧礼-江西修水何市镇人家丧葬文化风俗)(17)

拍摄逝者的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