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代有人才出,吴门风骚数百年。

进入明朝中期,政治上相对稳定,文人的思想比较自由了,而江南一直都有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再加上经济的繁荣,因此促成了吴门书派的形成。

吴门书派如果溯源最初的源头,那要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宋克了,但吴门书派的形成并非某一人的功劳,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最终奠定的局面。

本文来了解一下吴门书派的三个先导,因为没有他们,可能就真的没有后世的吴门书派和什么江南四大才子了。

一,徐有贞

徐有贞是明宣德时期的进士,正统中官侍讲。后来因为参与英宗复辟有功,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曾被同党宦官曹吉祥诬陷下狱被谪云南,三年后英宗诏其归家。后来,曹败死后,徐有贞在家乡才得见天日。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1)

徐有贞《自作水龙吟词》

徐有贞工书画,擅长山水画,书法方面楷书学的是欧阳询,草书学的怀素,尤精行草书。他的书法古雅雄健,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钱谦益称他:“草书奇逸,自负入神……笔墨淋漓,流传纸贵。”

徐有贞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允明(祝枝山)的外祖父,晚年时候,徐有贞回到故里,少年时期的祝允明就没少受其熏陶。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2)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3)

《别后帖》

祝允明曾经回忆说:“仆学书苦无积累功,所幸蒙先人之教。自髫丱(音tiáo guàn ,幼年的意思)师以来,绝其令学近时人书,目所接皆晋唐帖也。”这里的先人,所指就是他的外祖父。

这里说一下,明初时期的书风往往都是学近时人的书法,最多是学元人赵孟頫的书法。而徐有贞的书法观,则突破了当时的书学思想,从晋唐法帖入手学习—“目所接皆晋唐帖也”。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4)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5)

《三才理趣图》

这种书法观同时就影响了少年时期的祝允明,形成了他日后上追古法的学习方法,包括祝允明后期以擅长草书而著称,也是受了这个外祖父的影响。

二,沈周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五十八岁后自号白石翁。苏州人,居相城,因此也有人称其“相城翁”。他是吴门画派的奠基人、开启者。沈周工山水画,博取宋元之长,对黄公望、吴镇特别有心得。他作画常用秃笔中锋,风格雄浑,笔墨坚实豪放,很有气势,他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画坛“明四家”,并雄居四家之首。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6)

《行书落花诗扇》

沈周也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以书画传家,他的祖父沈澄是“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好友,善诗文,工山水画,亦善书法。他的父亲也是苏州著名的画家。

因此,沈周从小在这样一个氛围中长大起来,从小受父辈们的指点,想不在书画上有点成就都难。

沈周性格温厚,喜欢结交朋友,不过他却很少出远门,有“石翁足迹只吴中”一说,但是,虽然没出过远门,他的书画却远播全国,因为当时吴门地区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交通商业所致。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7)

《行书五律诗轴》

沈周一生布衣,未入仕途,实际上算是一位职业文人书画家。他的书法,《明史》中称:“字仿黄庭坚。”

沈周是吴门画派的首领,而吴门书派与吴门画派本来就是一源。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征明、唐寅都是他的徒弟,你说他厉害吗?

而且,沈周的为人是非常有趣的,有一次,长洲新来一个姓曹的太守,想找几个画工装饰一下府衙的院子。衙门里一个小吏因为跟沈周有怨恨,趁新太守对当地名流不熟悉,就把沈周的名字也放进了画工的名单,想借此羞辱一下沈周。结果,沈周就被衙门里的差役给征召过去,为太守作画。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8)

而沈周也不说破,也不找人,就这样天天去作画。要知道,此时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王鏊都是沈周的挚友。沈周就这样早出晚归,天天去给太守画画,还乐在其中,而且一干就是几个月。曹太守验收的时候很满意,还打赏了沈周几文钱。

不久之后,曹太守去京城述职,吏部尚书随口问了一句:“沈先生近来身体可好?”曹太守心里想,谁是沈先生啊?不敢细问,只好含糊回答:“他身体挺好的。”改天,他又去拜访李东阳,李东阳独独问他:“沈先生可以让你带书信来吗?”曹太守一下傻了,这沈先生到底是谁啊?茫然不知所措,只能信口说:“有书信,只是还没送到。”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9)

《声光帖》

曹太守回去之后,赶紧去拜访自己的好友吏部右侍郎吴宽,问他:“长洲的沈先生是谁啊?”于是,吴宽给他详细说了沈周的情况。这时,曹太守才知道,这些大人物关心的沈先生,竟然就是给自己画壁画的老画工。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10)

这可把曹太守给吓坏了,从京城回到苏州之后,曹太守连家都没敢回,就直奔竹庄,再三向沈周道歉。

沈周的书名虽然不如他的画名,但他在绘画上开宗立派的思想,以及对后学的培养,开启了苏州地区书画创作的良好风气,因此他对吴门书派的影响,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李应祯

李应祯苏州人,号范庵,成化元年授中书舍人,弘治四年官至南京太仆少卿。

李应祯非常的博学,尤精书法。楷书他学颜真卿,并且跟蔡襄学到了用笔之法。早期的李应祯书法还受官阁体的影响,所以王世贞曾云:“行笔皆赵吴兴”。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11)

《行书枉问帖》

后来,随着李应祯对书法的深入研究,他逐渐摆脱了官阁体的影响,重视古法的学习,反对奴书,而一直欲求自家面目。

但即使这样,李应祯却对自己的书法并不满意,甚至耻于以书法见名,不喜欢人家找他求字。事实上,李应祯的书法也确实并没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独创出自己的风格,作品风格并不鲜明,他自己也写得不多,所以传世作品不多。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12)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的人(江南4大才子背后的3个重要靠山)(13)

《行书致吴宽札》

李应祯是祝允明的岳父,祝允明也曾随他学习书法,同时李应祯也是文征明、徐祯卿的书法老师,三人在书学思想上受李应祯的影响颇深。

以上三人是吴门书派的奠基人,他们在书画上的成就,影响了后世的江南四大才子:祝允明、文征明、唐寅、徐祯卿。如果没有这三人,还真不一定有这后世的江南四大才子,吴门书派也不会如此显赫。再看看这些历史人物的关系,内心真的是感叹:人家这才叫书香门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