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

今年你被00后的毕业作品惊艳到吗?

近日,来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00后毕业生李文龙,凭借漆艺毕业作品《孔雀屏深扇影开》在网络上走红。他将5个多月的制作过程,浓缩成了5分多钟的视频,上传网络后立即技惊四座。截至6月28日,视频单条点赞已经高达217万,近10万网友留言跟评。

这几只孔雀真漂亮(这只开屏的孔雀)(1)

△《孔雀屏深扇影开》

最走心的毕业设计

李文龙,2000年3月出生,山东潍坊人,2022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漆艺专业应届毕业生。直径70厘米的漆盘中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开屏孔雀,正昂首挺胸,尽情展示着自己五彩缤纷的尾羽。定睛细瞧,每一根羽毛都遒劲有力,感觉随时都可能走出漆盘……这就是李文龙耗时5个多月完成的毕业设计——《孔雀屏深扇影开》。

这几只孔雀真漂亮(这只开屏的孔雀)(2)

△李文龙和他的作品

“传说中,孔雀是凤凰的化身,我就想借着这份作品,祝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变得强大,甚至真的可以涅槃重生。”李文龙说。2021年7月6日,李文龙曾捡到过一只金丝雀幼鸟,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刚刚破壳的鸟儿逐渐褪去绒毛,眼见羽翼一天天丰满了起来。每天一人一鸟的日子,李文龙过得非常惬意,直到4个月后,金丝雀突然死掉了。

这几只孔雀真漂亮(这只开屏的孔雀)(3)

△李文龙养过的金丝雀

伤心之余,李文龙也深受触动,所以一直想找个机会,通过自己的作品,鼓励大家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正好那个时候,我们的毕业设计开始了,刚开始其实是想做凤凰的,但是毕竟那只是传说中的东西,后来就选择了孔雀作为替代。”这件作品花费了李文龙5个多月的时间,在别人眼中,那可能只是一件精美的作品,但在他看来,里面充满了自己对漆艺这门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

最复杂的创作工序

这几只孔雀真漂亮(这只开屏的孔雀)(4)

△李文龙正在制作漆盘

看似简单的作品,往往是在一遍遍复杂的工序下,蕴含着创作者的心与力诞生的,《孔雀屏深扇影开》就是如此。“在确定好作品内容之后,就要开始构思、设计每一个步骤了。”李文龙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正式动手做漆盘之前,他必须将自己脑海中已经推演了上千遍的效果图先做出来。

这几只孔雀真漂亮(这只开屏的孔雀)(5)

△每根羽毛都是纯手工雕刻

做漆盘的过程,要用到传统漆艺中的一种技法,名为“脱胎技法”。顾名思义,脱胎者,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项技能也是漆艺的基础。“需要先用泡沫刻出一个圆盘状模子,然后用纤维和漆混合,一层一层铺好、抹平,等待完全干透之后才能脱模。”李文龙说,再经过一遍遍地去边打磨,直到没有任何瑕疵,一个定型可用的漆盘才算完成。而这一顿操作,3个月的时光就过去了。

这几只孔雀真漂亮(这只开屏的孔雀)(6)

△制作完成的孔雀翎

下一步就可以进行装饰了,包括螺钿镶嵌、贴箔、戗金在内,每一种技艺都要纯手工去完成,而且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前功尽弃了。“制作孔雀翎,需要用到非常多的螺钿,我光手切就用了十多天。”将螺钿镶嵌成图案之后,还要经过多次打磨抛光,再以戗金技法手刻5000根羽毛,最后贴上金箔,整个漆艺作品才算真正成形。从寒冬腊月到春暖花开,李文龙的毕业设计,总共历时5个多月,终于完成了。

最真挚的技艺传承

这几只孔雀真漂亮(这只开屏的孔雀)(7)

△李文龙(左三)和同学毕业合影

5月底,李文龙带着精心制作的毕业设计去参加答辩。前一天晚上,他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学四年即将结束,一件毕业设计映射我四年的沉淀,非常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人。一间工作室,低头是自己热爱的漆器,抬头是自己亲爱的同学,身后是自己尊敬的老师,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时光。不忘初心,继续我的热爱专业……”

从高二开始接触美术,到大二正式学习漆艺,李文龙在美学上的造诣也越来越深。凭借着《孔雀屏深扇影开》这幅作品,他一举拿下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2届“优秀毕业设计奖”。

李文龙一夜之间变成了网红,但这绝非他的终极目标。正如他在短视频账号中的介绍一样,自己是“一个不停热爱生活的美术生 手艺人”,其实李文龙对自己的人生早有打算:“3年时光,让我彻底爱上了这门传统技艺。我想通过考研的方式,在漆艺这个专业上继续提升自己,同时以作品去感染更多人,让这项中国传统文化再发春枝。”

(现代快报 记者:谢喜卓受访人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