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想150字(论语读后感述而---1)(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述说而不创作,诚信于(典籍)而且喜好直言,(人们)窃窃私语比喻我是个老彭。

信:会意字,从人从言,构意源自捎话于人。此处用为诚信,含有典籍上是什么,我便说什么,不瞎编乱造的意思。

古:会意字,从口从十,口表嘴巴,十表直出。“古”的本义为直言说出(此义由转注后的“诂”字继承)。由于说出的事都是发生过的事,因而引申出过去义及古代义。此处“古”字用为直言说出。同《述而篇之二十》“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窃:(窃)是会意字,小篆字体作从宀从来从甘从离,构意源自老鼠打洞盗米。《说文》释为“窃,盗自中出曰窃”。“窃”的本义为偷窃引申会,又有暗自、私下义。此处用其引申义,即窃窃私语。

彭:会意字,金文从豆从多克为古代立鼓,彡为弥漫字根。“彭”的词义为鼓声响亮(“彭”是拟声字,发音源自鼓声彭彭)。“老彭是别人对孔子私下的戏称,即喜好说直话,现今称之为“好放炮”。孔子用来彰显自己“好为人师”,且为人耿直的品性。

此节与《学而篇》第一章相似,都是孔子的自我评说,而且,自古以来便被后儒错识错解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其职业道德。孔子说自己“温故知新”,“好为人师”,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说自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自己“窃比于老彭”。孔子安于为人师表,自足之情洋溢四射。

孔子述而不作,迷信典籍的作风引导中国知识分子两千多年,也使我们与西方社会走上了两个方向。譬如以极小角度射出去的两支箭,开始时还离得近,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是朝两个方向。汉朝独尊儒学以后,知识分子要想混得好,必须学习儒学经典,明清时期,更是以八股文把知识分子圈住,国家不需要你的创新力,只需要你的忠诚。这也使得我们的知识分子过度关怀人文,使我们的文明早早的进入的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以致于两千多年都停留在这个水平。而西方社会知识分子对人文关怀就少了,而对新事物非常感兴趣,一直在追寻世界的本真,经过两千多年的执着追求,终于迎来来科学时代,科技的大爆发,彻底了征服了东方文明,差点把我们搞亡了国,我们现在不得不学习科学技术而自救。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的识记,学习而不知道厌弃,教诲弟子而不知疲倦,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呢?

这也是孔子作为老师的伟大之处,老师能做到这三点,不伟大都不行。看看现在的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几个能不被金钱所困扰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德行不修炼,学习了而不能讲习,听到道义而不能前往,不好的是不能改正,这是我所担忧的。

孔子这个担忧持续了两千多年,现今也没几个人能做到如此,这就是孔子对人性的洞察何等深刻,何等敏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