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电影《花为媒》是评剧史上的一个巅峰之作、里程碑式的剧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演员能超过这里面的张五可、贾俊英、李月娥、王俊青、阮妈、李月娥父母、二大妈!他(她)们不愧是评剧大家!
《花为媒》首演于1962年,初期扮演李月娥的是张秀兰,后为加强阵容由李忆兰演李月娥。1963年,新凤霞、李忆兰又一同参加了电影《花为媒》的拍摄。
凡是看过彩色电影《画中人》的人,大概都记得影片中美丽的巧姐从画中翩翩飞来的情景,扮演巧姐的就是李忆兰。
李忆兰不但演过电影,还会唱歌,曾为《画中人》和《党的女儿》等影片配过唱。她唱过河北梆子,演过京剧,是个多才多艺、有丰富舞台经验的优秀演员。
李忆兰1925年生于北京,父亲付崇阳是京剧花脸演员,母亲大李桂云是著名河北梆子演员,幼时四五岁向母亲学梆子,六七岁登台演出《三娘教子》、《大登殿》中娃娃生,后改唱京剧,拜京剧演员王宝昆为师,专攻青衣。
李忆兰扮相俊丽,嗓音明亮甜美,由于有梆子、京剧的功底,唱腔刚劲挺拔,高亢嘹亮,富有阳刚之美。
1945年李忆兰到河北省南部地区演出,正赶上那里解放,她在党组织的启发引导下,参加了晋冀鲁豫八分区的“光明剧社”,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名光荣的文艺战士。一九四八年并入华北平剧院(即京剧院)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和曾同台演出《春秋配》、《三打祝家庄》等剧目。 1949年,李忆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北京解放后,她和丈夫、著名京剧老生演员李和曾同志一起随“华北平剧社”来到北京。这个剧院后改为中国京剧院。
人民不禁要问,李忆兰这样一个有发展的京剧演员,后来怎么又改唱评戏呢?那是在1952年全国搞第一次戏曲汇演时,当时北京市评剧团要排一个名叫《女教师》的新戏,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就从中国京剧院借来了李忆兰。领导听她试唱了几句《刘巧儿》,觉得她的大嗓很好听,就觉得让她演主角。
她是头一次接受这样艰巨的任务,从唱京剧改成唱评剧,一字一字地抠,一板一板地练。她回忆那段经历时说:“当时我不怕人笑话,整体厚着脸皮唱,扰得街坊四邻不安”。她演得很成功,汇演中,剧本得了优秀奖,李忆兰得了演员二等奖。
北京市评剧团有了这样的好演员,怎么能舍得放走呢?最后决定把她留下来。就这样她离开了相处十年的京剧界,来到了北京市评剧团。
到北京评剧团以后,她拜喜彩莲为师。当剧团合并到中国评剧院以后,她经常与当时许多著名演员同台合作,边演出边学习。她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在喜派的基础上,又吸取众家之长,运用小口落子的唱法,形成自己的风格,使评剧旋律更加丰富,更加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