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心雨

海宁------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俯看潮乡大地,东山智标塔,西山紫薇阁,洛塘河从两山之间穿越而过,形成“两山夹一水”的自然景观。

海宁以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最具地方特色,诞生过王国维、 徐志摩、 金庸、蒋百里等名人。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红船起航,历经百年风雨,开启世纪航程。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4)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5)

2021年6月28日,海宁为祖国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海宁杭海城际铁路历时3年多的建设,终于正式营运了。

杭海城际铁路线路开工于2016年12月15日,线路全长46.38千米,设有12座车站,分别为余杭高铁站、许村站、海宁高铁西站、长安站(东方学院站)、长安东站、周王庙站、盐官站、桐九公路站、斜桥站、皮革城站、海昌路站、浙大国际校区站 。

一条杭海城际铁路,让海宁和杭州牵手,鹃湖拥抱西湖,海宁人以后出行更方便啦!

一条杭海城际铁路,让海宁和杭州牵手,鹃湖拥抱西湖,希望城铁快快造,海宁人以后出行更方便啦!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6)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7)

小姐妹带着两宝贝孙女可乐和夏天第一时间感受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两姐妹兴奋的睁大眼睛四处观望,好像在告诉别人,我们海宁也有了自己的城际铁路了,去杭州西湖游玩是分分钟的事了。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8)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9)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0)

  车厢里挤满了第一次在家乡乘坐城际铁路的海宁人。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1)

海昌路进站口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2)

海昌路出站口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3)

长安东站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4)

长安东站站台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5)

长安东站出口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6)

海宁是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海宁中国皮革城于1994年建成开业,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洲街,是中国皮革业龙头市场,中国皮革服装、裘皮服装、毛皮服装、皮具箱包、皮毛、皮革、鞋类的集散中心,现在分市场己扩展到中国的许多城市。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7)

在海宁有一个生态公园------鹃湖公园,我们习惯叫它鹃尔代夫,它集齐了跑道,骑行道,操场,广场,沙滩,草坪等多个场景。你可以绕着鹃湖走一圈,也可以带着孩子玩沙子,广场上玩滑板。

这里还有一个图书馆,爱清静的你可以在这里看看书。爱运动的可以绕鹃湖跑或是操场上跑步,喜欢健身的朋友还可到鸿翔健身房爽一回。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8)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19)

鹃湖与浙大国际校区只有一路之隔,面积达1200亩的学院,南临海宁市区鹃湖之畔,其间湿地环绕。一条景观线纵贯校园,两侧是新古典主义中英式风格的建筑。

湿地环境之间,有着足够的课外空间和休闲交往空间。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0)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1)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2)

有海宁西南面有个地方叫盐官,以“一线潮”被誉为“天下奇观”。钱江观潮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海宁观潮,一是在盐官观赏“一线潮”和“卷云拥雪潮”,潮高一般3-5米,最大高度可达8米以上,最大时速每秒9.6米。

二是在盐官以东8公里的八堡观看“碰头潮、冲天潮、喷雪潮”。

三是在盐官以西11公里的老盐仓欣赏回头潮,亦称返头潮。在盐官海塘上还矗立着一座楼阁式的古塔,名叫“占鳌塔”。它始建于公元1605年(即中国明代),砖身木楼,造 型巧丽,是典型的中国式宝塔,在中国浙江沿海的古塔中是最为精致的。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3)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4)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5)

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盐官古城宰相府第风情街,当地的古朴美食让人流连。有名的东坡肉,又名海宁缸肉,肉块用瓷缸熬制,油而不腻,非常爽口,是到海宁不能不尝的美味。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6)

“去看海宁潮,顺便买把海宁刀。”第一次来海宁旅游的人,总会被海宁的特产“海宁三把刀”所震惊。海宁三把刀(药刀、片刀和糕刀),我本人也钟情于盐官的菜刀,上个月去盐官旅游,特地为自己配置了一把。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7)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8)

下面来说说海宁的长安镇(高新区),是一座历史文化深厚的千年古镇,数百年前曾是运河上漕运船队的必经之地,被称为“运河第一镇”。

它的文化还有美食方面的,长安宴球据说有关乾隆爷。还有皮影戏,三女堆,反正就是一个传奇的镇。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29)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0)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1)

长安宴球,与重辣的四川、偏咸的河北不同,长安宴球更显江南风味,没有一丝浮夸,有的只是平实的原料与精心的制作所碰撞出来的鲜香,清蒸一下,蘸着醋吃那个味别提有多鲜了,宴球也可煲汤。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2)

在江南地区海宁的周王庙,养蚕是件平常的事,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蚕,养蚕也是农户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可养蚕辛苦,这些年来,农村养蚕的人家越来越少。

周王庙镇云龙村,以蚕桑闻名全国,这个小村庄曾靠着种桑养蚕,实现了村强民富。如今,这个村通过发掘蚕桑文化,这里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蚕桑丝绸产区。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3)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4)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5)

海宁盐仓,据彝汉文献记载,盐仓是乌撒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四川自贡运进的盐巴囤积在盐仓分发,因盐巴仓库而得名。

近几十年通过围垦建设,盐仓经济突飞猛进,拥有了大型的服装市场……奥特莱斯。盐仓也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第三波潮水……回头潮的观潮景区。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6)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7)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8)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39)

海宁市许村镇是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一个以家纺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贸型城镇。主要生产销售高、中、低档的窗帘布、沙发布、床上用品、成品窗帘、地毯、桌布、台毯、枕头、垫子、浴帘等及开发销售纺织管理软件。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40)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41)

2021年7月1日是建党100周年,我是在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中长大的,值此百年诞辰,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海宁对您说------在党的正确引领下,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城际铁路,愿更多的朋友乘着这列友谊客车来认识海宁,了解海宁。

海宁人眼中的海宁(海宁我美丽的家乡)(42)

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

图片:网络或朋友提供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