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氏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如先秦时期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杨朱,汉代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杨雄,关西孔子杨伯起等人,建立隋朝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杨朱,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姓氏是杨的名人(盘点姓氏名人杨)(1)

扬雄,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汉赋四大家”之一。著有《法言》《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方面,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东汉时期名臣,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就是他说的。

杨修,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今福建省三明市)人 。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他将“二程”洛学传播至东南等广大地区,在“二程”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闽学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理学南传及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姓氏是杨的名人(盘点姓氏名人杨)(2)

皇帝

杨坚,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他代周建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开皇之治,创三省六部制。

姓氏是杨的名人(盘点姓氏名人杨)(3)

杨广,本名杨英,小字阿(“”字读作“摩”,写作“上麻下女”) ,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他率兵灭陈、征吐谷浑,开科取士、修建隋朝大运河等。

姓氏是杨的名人(盘点姓氏名人杨)(4)

杨行密(852年~905年),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省长丰县)人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人,史称南吴太祖。

名臣

杨士奇,男,汉族,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

杨荣,原名道应、子荣 ,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

杨溥,字弘济,号澹庵 。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 )人 。明朝初年政治家、诗人,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

名将

杨素,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隋朝开国功臣,曾随同灭陈统一全国。

杨业,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刘继业 ,戏剧中常称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县)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一说保德火山人);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创始人。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起义军首领

杨安儿,金末“红袄军”起义首领,金朝山东东路益都府(今山东青州)人,原名安国,以卖鞍材为业,人呼“安儿”。

杨秀清,又名嗣龙,广西桂平人,祖籍广东嘉应州,太平天国主要领袖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民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美女

杨玉环,号太真; 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姓氏是杨的名人(盘点姓氏名人杨)(5)

杨玉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