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与父母格格不入,让很多父母颇为头疼。

许多崩溃的父母问,青春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甚至有的父母说,能不能让我知道青春期什么时候结束,好让我有个盼头!

一些影视作品也反映了青春期孩子的迷茫与叛逆,比如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2)

许多人认为这是反映女性觉醒、摆脱命运束缚的励志片,但是我认为,这也是一部反映父亲与女儿之间成长的故事,父亲通过严苛的训练帮助女儿成为摔跤手,从而改变了长大只能嫁人的命运,同时女儿也实现了父亲的梦想。剧中女儿从一开始的顺从和听话,到青春期叛逆和反抗,最后和父亲达成和解的经历,也给做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所以,我会结合这部影片,来谈一下青春期的意义,青春期的两个目标、四个阶段,以及三个要素以平稳应对青春期带来的亲子关系挑战。

01 青春期的意义

青春期通常从小学后期或中学早期开始,直到大学阶段才逐渐结束,长达10~12年。青春期能让一个孩子从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成长为一个成年人。

这个蜕变开始于在9~13岁,孩子会尝试打破儿时与父母间的依恋关系,这也意味着他们与父母紧密联系的“线”开始放松。其实孩子就像父母手里的“风筝”,做父母的,手持一根风筝线,如果这根线握得太紧会容易断,适当地松一下线,会让孩子有更广阔的天地恣意飞翔。握着线的父母要学会张弛有度,积极去完成从良师到益友的关系转型。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3)

《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饰演的印度父亲马哈维亚,是印度的前全国冠军摔跤手,他曾经拿过全国的总冠军,然后迫于生计,只好转行,放弃了自己为国争光的梦想,找了一份工作,娶妻生子,但是其实的内心始终没有放弃梦想,他希望下一代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惜他膝下无儿。当他的两个女儿偶尔和男同学打架,并且打赢了,让他重燃希望,准备培养女儿成为摔跤手。

所以他要求女儿每天5点起床跑步,让侄子做她们的陪练,他还自己修剪草地变成摔跤场。当女儿借口摔跤会弄脏头发,他甚至逼着她们剪掉了长发,而这正是青春期女孩最宝贵的秀发。

也正是因此,孩子们从一开始的顺从开始了反抗,她们调整马哈维亚的闹钟,摔跤的时候放水,甚至偷偷跑去参加同学的婚礼。可以说,马哈维亚的这根“线”在这个阶段依然抓得那么紧,出问题是迟早的。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4)

02 青春期的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让孩子脱离父母的庇护,到青春期结束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可以照顾好自己”,就是青春期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同样重要的目标是告别童年,在青春期终点站下车时,及经过反复尝试,他已经找到自己,“我知道我是谁”,这是青春期的第二个目标。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5)

这两个目标相互平行又相辅相成,要引导青少年顺利渡过青春期,达到这两个目标,需要父母积极的努力、耐心的教育和不断的尝试。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需要不断去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父母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这根“线”什么时候该放松?放多松?什么时候又该收紧?

父母的难处在于,如何在孩子逐渐独立过程中,维系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并给与他们适度的关心。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时,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独裁的领导,而是一个给予建议的朋友,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的四个阶段。

马哈维亚的两个女儿参加同学的婚礼之后,可以说是一夜长大。因为他们从同学14岁就要结婚、开始做家务的事例中,终于明白父亲希望她们练习摔跤,是希望她们能够摆脱许多印度女孩的命运,能够自己选择人生。父亲其实在帮助他们培养能够照顾自己并且建立自我的过程。

至此之后,两个女儿开始自觉的训练,甚至都不需要父亲的督促。在摔跤场上,与男性打拼的时候,使出了全力,虽然不敌,但最终获得赞助者的特别奖励50卢比,甚至主动问父亲“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来一次比赛?”。由此可见,其实父亲之前如果能够和女儿做好沟通,也许就可以避免他们的关系的冲突。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6)

03 青春期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告别童年

青春期早期(9-13岁)的特点是:

1、无序化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世界比较简单,比较安全,凡事有人保护。到了青春期,一切变得复杂,他们的自我管理体系不足以应付。因此会发生注意力分散、易冲动、健忘和其他个体混乱现象。

2、态度消极

不想被父母当小孩看待,对童年时期的活动丧失兴趣,又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而变得无聊,厌倦,并对大人强加的不公平要求和种种限制感到不满。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7)

3、积极或消极抵制

质疑大人权威,违抗父母,不满被规则束缚,不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不承担家庭责任。

4、浅尝辄止

挑战社会规则和限制,看看能摆脱什么桎梏,包括挑战或忽视传统的家庭规则和限制,往往不重视学习和功课。

阶段二:发展友谊

青春期中期(13-15岁)的特点在于:

1. 在社交自由上与父母有更多的冲突。

2. 通过撒谎来逃避后果,或者去做不让做的事。

3. 对身体变化、外表有更多的自我意识。

4. 越来越多的同伴压力,开始形成小群体,缺乏安全感可能会使他们做出一些残酷行为,如:戏弄、排斥、欺凌、造谣,拉帮结派等。

阶段三:走向成熟

青春期后期(15到18岁)的特点在于:

1. 更加独立,开始参与成人世界的活动,兼职、开车、约会、聚会等。

2. 对异性情感投入和性体验增多。

3. 毕业、与老朋友分离、离开家,都让他觉得很伤感。

4. 对自己能否在社会上独立感到更为担忧。

在赢得全国冠军之后,女儿吉塔向父亲提出,希望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而这样的话,从原来由父亲自己训练,转变为由专门的教练。这对他们两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教练直接说“你的任务完成了,现在你什么都不用管”。她开始改变的造型,开始扎头发、看电影、尝试父亲不允许他们吃的东西,“很多事都不用按照父亲的做法”进行了。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8)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9)

阶段四:学会独立

独立体验期(18岁到23岁)的特点在于:

1. 面对更多的责任,无法很好地处理、拖延、落后、不遵守承诺,导致对自己缺乏自信。

2. 责任增多,对未来的恐惧,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

3. 通过与同龄人沉迷玩乐的方式逃避问题,或躲在网络世界去推卸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责任。

4. 在尝试独立的过程失败后会回家疗伤,然后再重新出发。

青春期的意义非常重大,在青春期阶段,青少年完成成长的蜕变,实现成长的发展目标,学会应对青春期各个阶段的挑战。在青春期成长最艰难的几年中,青少年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支持,来帮助他们平稳渡过青春期的挑战。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和孩子需要掌握三个要素:奖励、责任和风险,先让我们逐一了解一下。

04 三个要素帮你和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1. 奖励

第一个要素是奖励,是指在亲子关系中你所给予和获得的,会让双方感到满意和价值感的部分。例如,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给予和接受爱的表达、欣赏和认可是双方关系中快乐的来源。而这种相互给予的奖励,是在儿童时期,双方能够形成亲密依恋关系和共性的一部分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当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变得独立和个性化时,给予和获得这些奖励的频率往往会降低。当青少年开始逃避、对抗和绕过父母的权威,并为了表达更多的个性而展示不同的差异时,他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喜欢身体碰触,对父母的付出也变得不在意,不认同父母的规则和约束,也不能很好地融入家庭。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会感觉被拒绝、不受尊重,感到孩子觉得自己的付出时理所当然。也就是说,和青春期孩子相处时候,父母会发现获得的奖励比以前少多了,换句话说,满足感降低了。

“曾经我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那么开心,那么有趣,可现在他们总是对我不满意,老是批评我,还一天到晚担心我。”

在某种程度上,双方都忽略了之前亲密舒适,充满包容的童年期是怎么过来的。随着这段关系中原有的奖励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有时候关系越来越紧张,彼此相处对双方都是一种挑战。

对马哈维亚来说,女儿通过自己的训练,一点点进步,并且成为全国冠军,对他来说就是“奖励”。但是这在女儿吉塔进入学院,并且教练一直挑战自己的训练方式之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他来说,过去的奖励,不再继续,他的失落完全可以理解。所以,他对回家的女儿有着很深的愤怒,两人的冲突在那个童年的摔跤场上爆发,并且最终以女儿的胜利告终。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0)

当然,如果保持相亲相爱的关系,只要奖励就可以了,双方只要找到方法,以更符合年龄段的方式增加这种积极的交流就可以了,这一点当然很重要,但亲子关系中不能只有奖励,双方都要付出,都要承担责任。

2. 责任

为了维护关系,彼此都要牺牲一定的自由。例如,双方要设置规则,也就是不能做的事情,包括事先不问就拿对方的东西;还要设置义务,也就是要做到的事情,包括答应对方了就要做到。

这样的话,对于如何对待彼此和怎样维护良好关系,双方都感到自己负有一定的责任。养育孩子,父母就有了看护、照顾和支持的责任。对孩子来说,这些规则可以使他们知道,在家里是有规矩要遵守的。孩子通常愿意遵守这些规矩,因为这些规矩让他知道父母希望他哪些事情去做,哪些事情不去做。这些规则为他提供了一个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也为家庭以外的社交行为提供了指导。

然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很难忍受失去自由,而更倾向于获得自由。对于家里的规则,他们可以通过争论来积极抵抗,“为什么要我做这个?”,也可以用拖延来被动抵抗,“我等会再做!”。

因此,家长们发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青春期的孩子遵守家庭规则和义务,比如坚持原则和分担家务。当一方开始承担过度的责任,为另一方付出过多时,双方都会感到负担很重。整天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唠叨,让父母疲惫不堪,总是被父母指责,也让孩子感到厌烦。

大女儿吉塔输了一场国际比赛,和她一起进入学院的小女儿提醒她,她从前输了一场比赛就会很难过,怎么现在输了比赛却很不在意,而且为何不按父亲教她的方法,一定要按自己的方式,这才输了比赛。

在涂指甲油(这在他们家是不允许的)的吉塔突然很愤怒,表示,这是爸爸让你来说的吧?并告诉他,你要怎么做我不管,但是我要按自己的来。对于从小被父亲管制的她来说,实在是太渴望自由了。可以说,不用父亲的方式训练,就是她渴望自由的方式,只是这个方式确实也很“中二”,以至于她接下去又输了一场大赛。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1)

当然,如果在亲子关系中能获得足够的奖励,并且能够容忍失去一定的自由,会让人觉得承担责任也是值得的。亲子关系中不只有奖励和规则,还有受伤的风险,这是关系中容易受到攻击和伤害的点。

3. 风险

双方有意无意的行为和不作为,都可能让对方生气或受伤。就像气话伤人,无视伤心一样,作为和不作为都会造成伤害。

通常,和青春期孩子相处比起来,父母和童年期的孩子相处时,彼此之间更温柔、更体贴。例如,父母和童年期的孩子往往有更多的口头交流,彼此更易于敏感地倾听对方。随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磨擦和厌倦越来越多,他们可能越来越感到不耐烦和恼火,甚至相互排斥。双方都抱怨:“我的话你从来不听!”。不听彼此的话为什么会造成伤害?答案就是,认为自己的话“不值得”一听,这种感觉让人很难受。

如果亲子关系中的风险增多,在相互回应对方的作为和不作为的时候,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有更多的伤害。如果这种事情越来越多,在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就会降低,“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又会爆发,我不喜欢这样!”

在电影中,那个反派教练,其实可以作为另一个父亲形象。他对于吉塔的背叛(他希望她练51公斤级别,但是吉塔一定要55公斤,这也是马哈维亚的坚持),非常不满,所以硬是不让她继续在学院里呆了。其实站在他的角度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女儿”实在太“反”他了,让他感受不到尊重。其实这类冲突,在很多家庭也是很常见的。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2)

要做到这三个核心要素,还有两点很重要。

05 要做到三要素,还要记住两个原则

第一,这三要素是需要不断调整的。

从青春期一开始(9~13岁),孩子一旦开始和父母分离,亲子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千头万绪。过去的奖励没有了,会对失去的东西感到伤感。对规则的容忍度较低,会对失去自由感到愤怒。双方的摩擦增多,会感到受伤。

如果童年和父母相处的日子非常美好,奖励占主导,责任受欢迎,伤害也很少,那么失去这种幸福和谐的亲子关系会非常令人怀念。随着孩子的成长,可爱的孩子不见了,完美无缺的父母也消失了。在这之后,父母和孩子面对的不再是童年的梦想,而是一个更为艰难的现实,这个现实包括了一个成年人所有的重要关系——亲情、友情和爱情。父母和孩子能做的,是在奖励、责任和风险之间不断地互相妥协。而这三个要素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也会此消彼长,所以需要持续地觉察。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3)

第二,注意“临界点”。

为了在这三要素中达成妥协,父母和孩子都必须学会认识到“”临界点”,并在这个时候进行讨论。

所谓“临界点”就是,如果任何一方感到三要素已经严重不起作用,那么这时候亲子关系就到达了临界点。比如,连续好几个星期,一方感觉获得的奖励太少,或承担的责任太多,或风险太大。或者综合来说,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已经超过了获得的奖励。“我放弃了所有的自由,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却收到所有的不满,做这么多的牺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真是太不值当了!”

例如,在青春期中期(13-15岁),意味着一个年轻人进入了一个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期——此时孩子更倾向于考虑自我、乐趣、朋友和满足感。由于自我关注增加,使他们特别容易忽视父母的需求。

这给父母造成了一个普遍的“临界点”。

“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和感谢,我做的这一切都被视为理所当然,好像我就是来伺候他似的!”

然而,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一时期也可能是他们的“临界点”。

“父母整天只关注我能不能按他们的喜好做事情,他们只知道不停地批评我,其实有些事情我是按他们要求做的,但他们就是视而不见!”。

青春期中期的阶段,通常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三要素,也是改善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因为这一阶段双方都很容易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对马哈维亚和吉塔父女来说,改变发生在他们之间的那通电话,是吉塔对马哈维亚的痛哭,对他说出“对不起,爸爸”,这通电话,让他们之间之前隐藏的冲突得以转圜。父亲看见了女儿,女儿也理解了父亲。父亲主动又回到了女儿的训练场上,而女儿也开始剪头发,彼此都在寻找新的平衡。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4)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5)

那么:如果父母或青春期的孩子,或者双方都觉得亲子关系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这时该怎么办呢?

6 父母和青春期子女对彼此的期待

1. 父母的角度

比如,父母会认为,如果孩子能做到以下几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好:

(1)如果父母付出了特别的努力或者帮助了他们,孩子就对父母表示感谢(孩子提供“感恩”作为奖励)。

(2)孩子不需要提醒就去做家务(可以独立完成家庭责任)。

(3)当父母有事需要和孩子商量时,孩子立刻放下手机,与父母进行交流(减少了彼此忽视的伤害)。

2. 孩子的角度

比如,孩子会认为,如果父母能做到以下几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好:

(1) 孩子努力学习,父母需要肯定(父母提供“认可”作为奖励)。

(2)在某些场合,在回家时间上给予一点灵活性(在社交方面给予更多的灵活度)。

(3) 不要当着孩子朋友的面,抱怨自己的孩子(减少面子的伤害)

3. 持之以恒的功课

这些讨论并不是一天两天,还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双方可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尽可能多的给予奖励,尽力承担适度的责任,尽量减少伤害,尽可能多花一点时间彼此陪伴。此外,还可以达成协议,如果对其中一方来说,三要素不够好了,并且达到了临界点,双方都要做好准备,对如何改变这些要素进行讨论。毕竟,在亲子关系中,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不利的事情,最终对双方都是伤害。

关于青春期的六个阶段(帮助你和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的三个要素)(16)

电影片尾,父亲因为被反派教练算计,没有办法陪伴在女儿吉塔身边参加比赛。此时的吉塔脑海回想起父亲教他的技术,以及“爸爸不可能每次都来救你”,终于开始了自己的独立。

而这个时候,这漫长且多事的青春期也完成“走向独立”的任务,迈入了新的阶段。也祝愿你们能够顺利度过。

作者 | Alice、Steven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朱振洁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