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高超是重庆人,2019年12月31日出境旅行,先后去了印度、埃塞俄比亚、塞舌尔,今年3月11日到达苏丹,因为疫情“困在”苏丹3个月。

5月下旬,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工作人员通过红星新闻联系上高超,提供了包机回国的信息。北京时间6月11日下午,高超登上海南航空回国的包机航班,预计北京时间6月12日早上5点30分抵达重庆江北机场,包机方是中国驻苏丹大使馆。

苏丹撤离华侨现场(小伙滞留苏丹3月)(1)

↑高超登上飞机。

去年底出境旅游

因疫情滞留苏丹3个月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中国小伙因疫情滞留苏丹:住过车站被热心人收留,钓鱼游泳教中文,高超是2019年12月31日从重庆启程的,在印度待了1个月,今年2月2日飞到埃塞俄比亚,又去了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塞舌尔,然后再回到埃塞俄比亚。3月11日,他从埃塞俄比亚边境进入苏丹,准备坐车去埃及搭乘飞机回国。

但受疫情影响,苏丹关闭了边境和机场,他不得不在苏丹住下来,这一住就是3个月。他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遇到一个当地朋友艾哈迈德,受到对方的热情邀请,随后住进了位于喀土穆郊区的艾哈迈德家中。

苏丹撤离华侨现场(小伙滞留苏丹3月)(2)

↑高超(左)和艾哈迈德。

在苏丹的大部分日子,高超睡到自然醒,然后起床熬粥,再去菜市场买菜做饭,做泡菜,做火锅底料。他把自己做的饭菜给当地朋友品尝,也跟他们讲中国的文化、饮食,介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早上比较凉快的时候,高超跟当地人一起坐在树下喝薄荷水、咖啡。太阳渐渐升高,喀土穆开始变得无比炎热。到了下午,高超一般不出门。日落之前,他会跟朋友去青尼罗河钓鱼、游泳……

但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高超出门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每天就是做饭、上网、与朋友聊天,他开始感觉生活单调无聊。前段时间特别炎热,最高气温达到摄氏40多度。最近雨季来临,整天整天地下雨。他想回国,但没有回国的航班,只有耐心等待。

大使馆包机

通过红星新闻联系上他

5月25日,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工作人员通过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高超,提供了包机回国的信息。高超介绍,大使馆工作人员统计了乘机人员名单,然后提交给航空公司,航空公司随后打电话给他介绍购票方式等信息。

高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次包机回国的乘客,还有中国援苏丹抗疫医疗专家组。据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微信公号介绍,6月10日是医疗专家组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苏丹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接见了医疗专家组。

高超提供给记者的订票信息显示,该航班由喀土穆直飞重庆江北机场,为海南航空公司飞机。航空公司要求,因为防疫相关工作,乘客需提前3个小时赶到机场。为了搭乘飞机方便,当地朋友前一天就用一辆货车将高超送到了市区,在酒店住了一晚后,当地时间6月11日一早他便赶往机场。

北京时间比苏丹时间早5个小时,高超赶到喀土穆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下午1点左右。北京时间6月11日下午6时许,高超给红星新闻记者发来视频资料,表示已经登机,飞机即将起飞。

苏丹撤离华侨现场(小伙滞留苏丹3月)(3)

↑高超的购票信息。

苏丹撤离华侨现场(小伙滞留苏丹3月)(4)

↑高超在喀土穆机场。

海南航空工作人员介绍,从苏丹到重庆的包机,预计北京时间6月12日早上5点30分抵达重庆,包机方为中国驻苏丹大使馆。

与当地人成朋友

走的时候挨个告别

高超介绍,他是一名职业旅行者,从在英国留学时就开始旅行,10多年来已去过164个国家和地区。但在苏丹的经历非常特殊,因为疫情打乱了计划,他才在苏丹长时间停留。不过利用这个机会,他对当地文化有了深刻感受和详细了解,也算颇有收获。

高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苏丹首都喀土穆90%的店铺闭门歇业,街上行人稀少,蔬菜、肉类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但在他所居住的喀土穆郊区,当地居民并没有表现出紧张的情绪。

高超说,苏丹人非常热情,他在当地交了很多朋友,出去买菜的时候,大人、小孩都跟他打招呼。他在微信朋友圈写到,“在大街上找人问路,近了会亲自带你找,远了会喊朋友开车带你去……大街上打照面的每个人都会对你喊:萨迪嘎(朋友的意思)。”

临别之际,他也挨个去跟当地朋友告别,表达感谢。他在苏丹认识了一个在上海某大学留学的苏丹青年,他计划回国后买一些礼物让这个朋友带回去送给大家。

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图据受访者

编辑 彭疆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苏丹撤离华侨现场(小伙滞留苏丹3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