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理财方式也大多有所涉猎。通常,大家在各种平台挑选产品时,最先关注的往往是收益率。看起来收益数字最大的产品,它的真实收益率就一定最高吗?

很多细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些收益数字下面的计算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标着“业绩比较基准”,有的则标着“近七日年化”、“预期收益率”……描述可谓多种多样。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不同的表述,究竟是什么意思?

业绩比较基准

理财收益与收益率(从看懂收益率开始)(1)

业绩比较基准,是管理人根据产品说明书约定的投资范围及投资策略,结合市场环境因素进行测算而得出,是管理人基于理财计划收益风险特征、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理财计划业绩设定的投资目标,不代表理财计划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也不构成对理财计划收益的承诺。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一款产品实际的收益可能高于业绩比较基准,也可能低于业绩比较基准。通常,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有两种展现形式,单一值和区间值。

单一值,如业绩比较基准3.8%;

区间值,如业绩比较基准3.2%-4.2%。

明白了业绩比较基准,再来看看年化收益率代表什么。

年化收益率

理财收益与收益率(从看懂收益率开始)(2)

年化收益率,就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其目的是为了统一标准,方便比较。

通常,净值型产品都会定期披露净值,披露频率可按日、周、月、季。因此,近7日/1月/3月/6月年化,指的就是到净值发布日当天止,算出这款产品相应时间段(如7日/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收益率,再对这个收益率进行年化折算。

这相当于从不同时间维度给理财业绩提供若干度量标尺,用以辅助投资者做投资决策。

举个例子

假如某产品9月30日的净值是1.110,8月30日的净值是1.105,6月30日的净值是1.090。

计算近1月年化收益率:首先,算出该产品近1个月的收益率:(1.110-1.105) ÷1.105x100%=0.45%

然后,把这1个月的收益率折算为年化。一年有12个月,假设每个月都是这个收益率,那么,该产品一年的收益率为:0.45%x12=5.40%。这就是近1月年化收益率。

计算近3月年化收益率:首先,算出该产品近3个月的收益率:(1.110-1.090) ÷1.090x100%=1.83%

然后,把3个月收益率进行年化折算。如果将一年按照3个月来划分,则共有4个3个月。假设每3个月都是这个收益率,那么该产品一年的收益率为:1.83%x4=7.32%。这就是近3月年化收益率。

以此类推,成立以来年化,指的就是产品成立日起,到最新净值披露日的年化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

理财收益与收益率(从看懂收益率开始)(3)

预期收益率,指的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未来可实现的收益率。

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为:预期收益=投资总金额x预期年化收益率÷365x投资天数。

无论活期理财产品,还是定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都只能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不能准确得出最终的实际收益。

近(3月/1年)收益率

有部分理财产品,在收益率下会标注“近(3月/1年)”字样。“上”“近”等字眼反映的都是过去,指的是以过往业绩为基准,对产品未来收益的估算。由于反映的是该产品过去的收益情况,也可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挑选理财产品,该参考那个标准?

理财收益与收益率(从看懂收益率开始)(4)

看了这么多收益率的计算方式,可能还是有投资者会疑惑:这么多指标,在挑选产品时,究竟该参考哪一个?

让我们来划一下重点:

如果您计划中长期持有(6个月以上),重点看:业绩比较基准 近一年收益率 成立以来年化(如有);

如果您计划中短期持有(1-6个月),还要记得关注产品短期的收益表现。

从中长期来看,大部分净值型理财产品都会围绕业绩比较基准上下波动。因此,建议投资者把投资期限适度拉长,以时间换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