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的半坡遗址,是一处距今约6000年~7600年左右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一经被发现,即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折服和倾倒了世人。遗址文化遗存分早、晚两期,早期遗存内涵丰富,也最为典型,半坡类型即以此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前4300 年;晚期遗存很少,称西王村类型或半坡晚期类型;也有的学者认为半坡遗址内还有少量的老官台文化遗存,以及在半坡类型和西王村类型之间庙底沟类型遗存。

仰韶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崔璨明珠(1)

1954年~1957年,在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下,半坡遗址先后经过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2002年~2005年,在对该遗址的清理过程中,又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从发掘的房址来看,半坡的先民们已经在地上开始建筑房子,这在建筑业上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以及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大量的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一幅美丽的画面出现了:一座座房屋组成的聚落,鸡犬相闻,牛羊满圈;阡陌相通、一片片的绿油油的禾粟、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绿水青山中,半坡的先民们吆喝着原始的号子捕鱼、狩猎。半坡的先民过着怎样幸福的世外桃源生活啊!

仰韶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崔璨明珠(2)

半坡遗址房屋复原图

有了稳定舒适的生活,半坡先民们的审美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制陶技艺的提高,半坡先民们创造出了大量的精美绝伦的彩陶。半坡文化是一个彩陶世界的文化。半坡遗址的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红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三种。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彩陶以黑彩为主,少量红彩;图案主要有人面鱼纹、鹿纹、宽带纹、三角形纹、方格纹、波折纹、编织纹以及植物纹饰,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图案清晰、笔画疏朗;陶器种类以钵、盆和小口双耳尖底瓶为主,尚有皿、盘、杯、罐、壶、缸、甑、釜、鼎、瓮等。

仰韶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崔璨明珠(3)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尾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崔璨明珠(4)

半坡遗址出土的三角纹彩陶钵

仰韶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崔璨明珠(5)

半坡遗址出土的绳纹双耳小口尖底瓶

此外半坡先民们还制作了陶埙、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用玉、石、动物骨骼、贝壳制成的装饰品,彰显着半坡先民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仰韶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崔璨明珠(6)

半坡遗址出土的贝饰

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20~30种的刻划符号,被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也是半坡先民智慧的体现。

仰韶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崔璨明珠(7)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化符

半坡遗址的发掘获得了丰富的史前考古资料,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具有极其深远的学术意义。喜欢考古的朋友们去半坡遗址参观游览一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