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关于“超同步转移轨道”
所谓“超同步转移轨道”,通常指远地点高于35786km的转移轨道。在经常进行GTO发射的国家中,我国和美国常采用这种类型的轨道,大家可能已经很熟悉了。(欧空局和俄罗斯为什么不用?笔者把答案留给读者补充。)
采用“超同步转移轨道”的前提,是运载(运载火箭和上面级)有能力将卫星送到高于35786km的远地点。我们不妨管这个叫做运载能力有“剩余”。
消耗这种“剩余”有多种方法,比如可以偏航降低GTO的倾角,如果上面级能够长时间滑行,还可以滑行到GTO远地点,直接代替卫星完成部分(甚至全部)GTO到GSO的变轨工作。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起到节省卫星变轨速度增量的效果,而且原理很直观。
超同步转移轨道的原理则略微复杂一些,关键点是利用更高的远地点,降低远地点速度,减少卫星远地点变轨时,改变倾角,也就是改变速度方向的难度。
-----------上面是一些基本介绍,下面进入正题------------
本文的主题是比较“超同步转移轨道”和“只降低GTO倾角”以及“上面级滑行至远地点代替卫星变轨”三种消耗运载火箭“剩余”能力的方法,比较的对象是这三种方法对于节省卫星推进剂的效率。一张图说明问题:
本文以代表我国西昌和美国卡角发射情况的200km x 28.5°停泊轨道至35786km x 0°GEO轨道的完整变轨过程为研究对象。
图中横坐标,是运载(包括火箭和上面级)的剩余速度增量。也就是运载从200km x 28.5°的停泊轨道开始,将卫星送入200 x 35786km x 28.5°的“基准”GTO后,还能再携带卫星加速多少。
图中纵坐标是运载剩余速度增量的“利用效率”,也就是运载多付出1m/s的速度增量,能替卫星后续的变轨过程节省多少m/s的速度增量。卫星节省了多少变轨速度增量的对照基准,也是从200 x 35786km x 28.5°的“基准”GTO向GEO变轨的消耗,即1836.5m/s。(为简单起见,本文采用的变轨速度增量计算均假设瞬时脉冲变轨。)
图中有两条数据线,其中蓝线代表远地点固定在35786km的“标准”同步转移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运载火箭有剩余能力,从200km x 28.5°停泊轨道向GTO变轨时,采取一定程度的偏航,把剩余能力全部用来降低GTO的轨道倾角,同时保持GTO的远地点高度为35786km。这条线上每个数据点的标注即为对应GTO的倾角。
从这条线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在运载剩余速度增量较小(<93m/s)时,效率很高(>1),是应该优先采用的方法。但是随着运载剩余速度增量的增加,该方法效率逐渐降低。
另一方面,“上面级滑行至远地点代替卫星变轨”这种方法中,代替卫星远地点变轨部分的效率显然恒等于1。将两种方法结合,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如果运载剩余速度增量<93m/s,则保正35786km的GTO远地点的同时尽量减小倾角。
如果运载剩余速度增量>93m/s,运载首先变轨至200 x 35786km x 24.13°,再滑行至远地点,替卫星完成部分(或全部)到GEO的变轨工作。
上述方法效率最高,肯定>1。
但是如果运载没有能够长时间滑行的上面级,无法使用上述方法中剩余速度增量>93m/s的部分,怎么办?我们来看看第二条红色的数据线。这条数据线对应远地点超过35786km的超同步转移轨道,而且还是“最优”的。这里的“最优”是什么意思呢?从蓝色数据线已经可以看出来,小幅度降低轨道倾角的效率非常高,所以超同步转移轨道不仅要提高远地点,还要同时降低轨道倾角。那么在提高远地点和降低倾角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最优”的分配,使总的效率最高,这就是这条红色数据线的来历。从这条数据线的标记上可以看出,它代表远地点从40000km到43000km,倾角从26.55°到26.41°之间的一系列GTO,对应的剩余速度增量大致在80~125m/s的范围。
在运载剩余速度增量105m/s左右,红色和蓝色的数据线有一个交点。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运载没有长时间滑行能力,那么首先考虑用全部剩余能力降低轨道倾角。如果运载剩余速度增量大于105m/s,对应23.85°的GTO倾角,则改用下面的方法。
运载剩余速度增量大于105m/s时,采用“最优”超同步转移轨道。
我们不妨将运载剩余速度增量等于105m/s时对应的200 x 41600km x 26.46°的轨道称为“最低超同步转移轨道”。基于上述分析可以预言,任何远地点低于41600的超同步转移轨道都是不会存在的,因为还不如简单地降低标准GTO倾角。
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考察我国历史上所有超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剩余速度增量最少的是中星10和中星11的初始轨道,为200 x 42000km x 26.5°左右。非常接近上述“最低超同步转移轨道”。同时,也不存在远地点低于41600或倾角大于26.5°的GTO。历史数据与上述分析符合。
最后,一个小问题,本文中出现了大于1的运载速度增量利用效率,有没有读者觉得这违反直觉?笔者把这个问题的答案也留给读者补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