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在安徽省的又一重要地位淮南,简称淮,古名州来,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淮南面积在安徽省排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淮南面积在安徽省排名(淮南在安徽省的又一重要地位)

淮南面积在安徽省排名

淮南在安徽省的又一重要地位

淮南,简称淮,古名州来,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

淮南市总面积5571平方公里,辖5个区、2个县。截至2014年底,总人口为380万人,城市人口161.3万人。淮南市安徽省重要的科研教育中心,截至2015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6所,在校大学生7.24万人。那么,淮南的高校你知道有哪些吗?

1、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占地近320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矿有关的学科专业等整建制迁回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大部迁至山东泰山后,留下部分组建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34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拥有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2016年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2、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淮南市,学校位于八公山下、淮河之滨,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淮南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连续五届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占地面积1216亩,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馆藏各类图书170万册。拥有配套齐全实验实训中心21个,各类实验室236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30多个。

学校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少儿舞蹈研究中心)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9275人。

3、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淮南市经济、教育、文化中心地带,背靠舜耕山,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育文化氛围浓郁。学院以工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经、管、文、医专业协调发展。2000年建院以来,学院秉承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围绕行业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确立“培养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吃得了苦、动得了手、记得住安全、说得出道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共同设置、目标共同确定、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编写、教学共同实施、质量共同评价”为内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是教育部、卫生部确定的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2003年代表安徽省率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同年,被安徽省委评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2014年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验收和个性化评估。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先进高校”、“安徽煤矿监察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煤炭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2个校区,占地625亩,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2万余人。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实践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受聘为学院教授。现有教职工472人,其中专任教师318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142人,并聘请了180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拥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教坛新秀6名、模范教师5名。

4、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在全国较大城市淮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田家庵区国庆西路199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校园占地面积1400余亩(含山南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专任教师近500人,教师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17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9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3人,淮南市“舜耕英才”2人;馆藏图书65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实验仪器设备价值7000余万元。设置六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建筑与化学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四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工作部、基础部)、一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开设有12个专业群49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8000余人。

5、淮南联合大学

淮南联合大学( Huainan Union University)成立于1984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南依郁郁葱葱的舜耕山,北眺曲折蜿蜒的淮河,紧临城区交通主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办学33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逐年彰显、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厚德尚学、治学至善、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为发展战略,突出服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现代化建设一线需要的高等实用型技能人才,努力建成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开放式办学格局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

历经33年发展,学校占地面积800余亩;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5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258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现设有机电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学、政法与文学、外国语、计算机科学和医学8个系及电大成人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思政部和实训中心等教学单位,承担着培养普通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学生的教学任务。目前,普通专科常设招生专业49个,“开放教育”本科专业10个,各类在校学生近万人。

6、淮南卫校

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占地面积192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拥有2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校外有26个固定的实习医院。开办有护理、助产、检验、药剂、影像等热门专业,中专、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并存。

学校秉承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做到了学校有品牌、管理有特点、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形成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办学格局。建校近60年来为社会培养各类卫生技术人才3万余人,向各级医疗战线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卫生护理人才。淮南市各级医院中护理人员、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中淮南卫校毕业生均占60%以上。由于学校办学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中华职业教育名校”、“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德育教育先进集体”、“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