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太实惠了,降价前一支胰岛素注射液310元,降价后不到100元,省的不是一丁半点。”6月17日下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患有糖尿病的姬子健拿到了他的治疗药物——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这次降价,让姬子健知道了一个新名词——医药集采。正是这一政策,让他使用的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大幅度降价,减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他也因为用药及时,降低了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而忧心。

口服胰岛素研究新突破(半岛调查胰岛素)(1)

李尚常年使用胰岛素注射

患者平均一年省千元

近期,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即胰岛素专项集采中选结果相继在全国多省市落地实施。今年5月26日起,山东省全面执行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共计42个品种。既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知名企业产品,也包括新兴企业产品。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48%,最高降幅73%,此次集采将惠及全省近100万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7亿元,而患者平均一年能省下千元。

家住市南区的李尚患有糖尿病多年,长期以来每天都需要使用“诺和锐”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在集采落地前,一支300单位(3毫升)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为68.51元,集采后价格降至43.2元,降幅为36.94%,所用的药完全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李尚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胰岛素可以分为一代动物胰岛素,二代人胰岛素、三代胰岛素,其中一代胰岛素可能会出现过敏等问题而逐渐被取代,二代胰岛素在起效时间等方面也逊于三代胰岛素,目前三代胰岛素占据的市场份额最大。青大附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吕文山介绍,医院根据国家集采目录制定的品种中基本上就涵盖了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的胰岛素。这次胰岛素集采和临床需求实现了一个较高的匹配。

口服胰岛素研究新突破(半岛调查胰岛素)(2)

胰岛素降幅最高达73%

不必打省钱“组合拳”

医生治疗方案加快提升

胰岛素不断更新迭代,使得临床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吕文山告诉记者,与之前集采的降糖、降脂、降压药不同,此次胰岛素集采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患者日常注射的所有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必费劲心思打省钱“组合拳”,给予临床医师更宽的选择范围。

“国家给予有力政策的支持,临床在不断提升血管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使得糖尿病治疗方案不断提升,患者选择药品多了,我们治疗起来更省心,这是一个相互优化的过程。一些厂家的研发策略也在不断改进,实现三方三赢。”吕文山说道。

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取药窗口,已经摆放上了胰岛素专项集采中选产品价格明细单。其中价格降幅最大的药品为300单位(3毫升)一支的“(优泌乐50)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此前价格为68.61元,集采落地后价格为18.89元,降幅达72.47%。内分泌科主任姚民秀近期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些变化, 是每次药品集采落地后带来的向好变化。“之前口服药品类集采范围没有那么广,患者会给你出难题,集采范围内的药品未必适合,但却是患者可以承受的。”半月来,姚民秀可以灵活开出多个精彩的治疗方案,看到患者不再因为胰岛素的价格而阻碍治疗,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催生”国产胰岛素不断升级

在岛城很多医院的专家看来,胰岛素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糖尿病患者用药持续性高,且以较高的速度逐年增加。“患者很期待作用时间更长的胰岛素,不仅持续一周一次,甚至一个月一次,我们也期待口服胰岛素早点上市。”吕文山认为,国家集采厂家价格降低的背景下,不断原研突破创新是更多厂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他也坦言,胰岛素国采落地后的市场竞争情况和营销模式的选择,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胰岛素国家集采,让外资企业与国产企业公平竞争,使国内企业有机会一改过去那种循规蹈矩逐渐蚕食市场的打法,直接与外企分庭抗礼,打乱了既有的市场节奏。不断进行国产原研的还有青大附院科室。日前,医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也正开展一项关于新型超速效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研究。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全国68家医院参与。前期研究已经证实,该药物作为新型超速效胰岛素,更近似地模拟正常生理状态下餐时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因而可更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波动,且相对于进餐开始时间的给药时机的选择更加灵活。

“总之,国采帮助国产胰岛素撕开了一个以价格换市场的口子,因此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短道超车,甚至市场掠夺逆袭。”吕文山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