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求学,一首《无题》道不尽满腔的雄心壮志与爱国热情,“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诗中心怀天下苍生立志救国的英雄少年正是周恩来,但“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原型则是另一位爱国青年——陈天华。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意思(面壁十年图破壁)(1)

1875年,陈天华生于湖南新化,家境贫寒,跟着父亲一边买卖营生、一边识文断字,21岁才在亲戚帮助下正式进入新化资江书院学习。

1898年,陈天华深受戊戌变法影响,立志救国救民。1900年,陈天华入读岳麓书院,成绩突出,有人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已经老大不小的他以“国不安,吾不娶”谢绝。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意思(面壁十年图破壁)(2)

1903年,在省城师范馆攻读的陈天华获得获官费留学日本,就此开启了其短暂而伟大的救亡图存道路。

此时,沙俄企图侵吞东北三省,陈天华将满腔的愤懑写成血书寄回湖南各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非常感动,亲自宣讲、官报刊登,督办武备讲习所,士气高涨。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意思(面壁十年图破壁)(3)

陈天华先后撰写《猛回头》《警世钟》揭露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强盗行径,希望唤醒国人团结对外,“杀那洋鬼子”!

1904年,与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兴办实业”的“华兴公司”,先后策划两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于是回到日本避险。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意思(面壁十年图破壁)(4)

在日本避险的陈天华仍然为国家命运奔走呼号,撰写《要求救亡意见书》要求清政府实施宪政、救亡图存。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担任秘书,积极活动,唤醒民智。

1905年,清政府勾结日本打压留学生爱国活动,日本政府在清政府请求下颁发《关于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则》,将留学生一切活动纳入监控范围,而且充满侮辱性条款。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意思(面壁十年图破壁)(5)

面对日本政府公然肆意羞辱,胡汉民、汪兆铭委曲求全,宋教仁、秋瑾坚决反抗,留学生内部的各执一词被日本斥为“乌合之众”、“放纵卑劣”。

1905年12月8日,看尽帝国欺凌、国人相残,陈天华奋笔疾书万余言《绝命书》后,在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时年30岁,国尚不安,他也未娶!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意思(面壁十年图破壁)(6)

12年后,周恩来沿着陈天华的路东渡日本、求学救国,“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