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持家”的双重定义。有时持家会被看作“整天在家里闲着没事做”,充满贬义和歧视;有时则被看作养活一家老小的事”,把你捧得高高在上,却又不会用金钱来换算这件事情,因为一旦有了定价,势必得有人支付。

---《82年生的金智英》节选

2017年,一本叫做《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说在韩国创造了惊人的畅销量,这是一本让全世界认清韩国男人的书,同时也是深扒整个韩国社会对女性地位的一本书。

女性看后痛哭流涕,而韩国的男人们却出现了抵制热潮,甚至有部分男性群众向青瓦台提出“请阻止《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的请愿。巨大压力之下电影在韩国上映,评分出现非常戏剧化的一幕:女性打分9.5,而男性只打2.84分,即便受到男性的如此诋毁,上映期间还是成功拿下了“票房冠军”的称号。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1)

韩国女团成员Irene,在社交网站上晒出自己正在看这本书,却被韩国极端人士剪碎其照片,并邮寄给Irene。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包括原作者、导演、演员,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到侮辱、谩骂甚至于死亡威胁。

很多没有看过的人也许会有疑问,是不是影片过于偏激或者过于批判才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应?其实都没有,影片自始至终讲述趋于平淡,通篇叙述一名普通女性每天经历的点点滴滴,真实无奇却又直击人心。

电影讲述1982年出生的金智英是一个常人看来一直处在幸福中心的家庭主妇,丈夫体贴且又收入不错,有一个超级可爱的女。然而看似平淡安稳的生活,却早已经让金智英疲惫不堪。她在生活中扮演者多重的角色,婆婆面前她要扮演乖巧的儿媳妇;面对丈夫,她要无条件的选择支持,做他背后的女人;女儿面前,她需要做不被任何事情所击败的超人。

当所有的身份都已伪装完毕,她彻底失去自我,真正的金智英不见了。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2)

看似完美的丈夫形象,暗藏着“不完美”

很多人在观影之后,感觉电影中的男主可以说是完美男人,如果存在这样的想法,那么你还没有真正的看懂电影本身所表达的东西。

金智英的丈夫,给人感觉确实很温暖、体贴,比社会中大多男性付出的都要多,他爱护、心疼自己的妻子,面对生病的妻子会表现的手足无措。然而这一切都是电影带给你的假象,如果能透过假象发现问题所在,那么你就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

影片开始塑造的完美丈夫形象,他会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会帮忙照料孩子;会为了妻子跟公司请育婴假。

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其实不过是分内之事,做家务、看孩子都不是帮忙,而是家庭成员需要共同承担的义务,影片中丈夫曾经对金智英说:你在家带孩子,休息下。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3)

多么讽刺一幕,带孩子=休息,这是对妻子无形且最大的伤害。

金智英在影片中曾经忍无可忍的发泄过一次:“能不能不要再说‘帮’我了?帮我做家务,帮我带小孩,帮我找工作,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再说,要是我去工作,赚来的钱难道都只花在我身上吗?干吗说得好像是发善心帮别人做事一样?”

当观影者感觉影片中丈夫的形象很完美的时候,其实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如同影片中的那些人一样对女性存在着刻板印象。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4)

金智英在朋友面前极力维护丈夫的形象,跟朋友说,他帮忙做家务、带孩子,“他已经很好了”,而朋友一句话彻底将丈夫的完美形象颠覆:那不是在帮你,他本来就应该做的。

影片中的男主其实代表了少部分的男性,有一定的尊重女性的意识,也会疼爱、体贴自己的妻子但在面对旁人的异样眼光甚至嘲笑的时候,他会犹豫,甚至会放弃要为妻子出头的想法,来保全自己的工作甚至于面子,所以说他的表现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软弱,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妻子造成的其实是最大的伤害。

响亮口号下的“金智英”们活得依然艰难

很多电影女性观影期间都在抽泣,原因可能是她们也是男权社会的亲历者。虽然全社会都在呼吁男女平等,但女性地位并没有从思想上得到转变,生活处处遭受着不平等待遇,影片中的金智英同样遭受了诸多不公平的遭遇。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5)

  • 很小的时候,奶奶对姐姐和金智英说:女孩子,要文静。反观自己的弟弟,无论怎么调皮都不会受到奶奶的一丝责备。
  • 都说父女之间应该有特殊的情怀在 ,而金智英完全没有感受到。爸爸会送给弟弟钢笔作为礼物,而自己却只能得到本子;当被询问到自己的女儿喜欢吃什么,他的回答依然是儿子喜欢吃的豆沙包;金智英在上中学的时候,被男同学骚扰,吓的大哭,爸爸没有任何的安慰,甚至还责怪她的裙子太短。
  • 工作以后的金智英兢兢业业,给领导端茶倒水,甚至遭受到了男同事的咸猪手,但是她不得不迎合职场的潜规则。即便是这样她始终不会得到提拔,上司告诉她,你能力没问题,非常棒,但是你终究会结婚生子,公司势必会浪费很长时间,我们宁愿选择比你能力差的男人。
  • 结婚后,娘家的重心点依然是男孩子们,而嫁出去以后,婆家的同样出现只是对自己的儿女有着偏爱,对金智英婆婆完全是一种忽视状态。
  • 即便是与你无关的路人,也会对你指指点点。买咖啡的时候,会被嫌弃带着孩子,影响他们。当小孩子不小心打翻咖啡,金智英趴在地上清理的时候,周边的人开始指指点点:“她就是个妈虫”。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6)

“生男生女”都一样基本活在口号里,如果不是强硬的社会制度约束,相信大多的家庭会选择直至男孩的出生。把女孩子抚养成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而男孩子的成长则是责任和义务。

被异性骚扰不敢发声,即便发生也会被大家曲解,“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时常被用在这上面,她们不被安慰理解,反而会受到更为强烈的鄙视,这也是很多受害女性不敢、不愿发声的原因。

当女人结婚以后,需要承受的就更多了。在家做全职太太会不被大家认可,家人们认为你在休息,没有做任何事情;出门工作不被重用,非能力不行,根本原因是忌惮你女人的身份不能更好的让他们压榨;即便工作成功了,也会有很多的流言蜚语伴之而来。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7)

“金智英”们的真正的痛苦根源在于: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会不断受到家庭、社会封建思想带来的伤害,在不平等的待遇中长大。放弃理想、回归家庭是应该的;养儿育女、照顾老人也是应该的;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同样也是该做的。当这个可怕的思想一直存在,那么就会形成一种循环圈,受到别人的压迫伤害,等角色一旦转变,你就会同样压迫伤害别人。

电影外的韩国男人是真的“渣”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这不算一份职业。”

《82年生的金智英》之所以受到女性的追捧,是因为她们感同身受,她们是妈妈、妻子、女儿,她们希望每一个身份能做到自己认为最好的程度。

曾经看许多的韩综,其中有一个节目《摩登家庭》,韩国演员柳镇的妻子李惠善当了7年全职太太,最近有希望重新回到原来空姐的职业,她询问丈夫柳镇的意见,得到回复:“别去了”。

当李惠善抽空联系以前同事,听到她们在电话另一头相约逛街的时候,她突然泪崩。可当丈夫看到以后非常不解的问:“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8)

李惠善基本的日常生活:除了必须要做的家务,特别是家里有几个小孩,一日三餐早晚接送,打理家庭财务支出,考察兴趣班补习班,了解小孩学习的大致内容;丈夫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配合打点跟领导和同事的关系;照顾双方家里的老人。

简单总结保姆与秘书的结合体,即便是这样,丈夫柳镇根本不理解,她感觉妻子好休闲,全职太太就是不劳而获,完全不值得被感激,反而应该感谢丈夫让她得到这样的生活。

可能很多人会说个别现象,但凡看过韩国综艺的,不难发现一个问题,一旦摄影地点在家中,那么女性一般都会佩戴围裙,永远围绕着厨房、孩子、丈夫、老人。

之所以说大部分韩国男人“渣”,不止是行动上给予女性理解与支持,更多的是思想上根本不想改变,从抵制小说、电影之初,到电影播放之后的评论、诋毁,甚至对电影创作人员的威胁,不难发现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

​写在最后

金智英的一生,其实并不算太差,但是她的遭遇与迷茫又太真实,她承载了大多数女性背负的种种问题。

比起付出与忍受,她们更希望得到认可。

也许现在社会已经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包容;也许身边的人并不全如韩国男人一样“渣”,甚至跟影片中的丈夫一样,有关爱、疼惜。

但我们却无视了一个问题:习惯性。

我们习惯了母亲的付出;习惯了妻子的劳作;习惯了姐妹们的退让。把这一切当做理所当然,这一习惯直接导致我们无法彻底认识身边女性的困境。

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可能很难达到,但是除了社会基础制度的保障外,作为个体应该从自我出发,认可她们的付出,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尊重她的付出、个人意愿,给予女性自我决定权,由她自己决定生活、生存方式。

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片段(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9)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