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让国宝会说话!
——《徐州宝藏》
好了不难为大家了
其实今天只讲其中的一个字
匜
(“yí”读音同“仪”)
匜是什么呢?
铜匜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公元前2世纪
呶,就是它啦
作用类似“水舀(yao)子”
为啥古代会有“水舀子”呢?
和现在的“水舀子”使用方法一样吗?
我们知道
古时候是没有“水龙头”这种神器的
那古人怎么洗手?
怎么洗澡?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盥洗的习惯。《礼记·内则》云:“鸡初鸣,咸盥漱。”这说明古人已有早起盥洗、漱口的卫生习惯。
那时人们就餐时往往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身体洁净,来表示对神对人的恭敬。
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所以有相应的礼仪性质。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时洗手的器皿主要有两件,且是配套的:一件是匜(yí) ,用来往手上浇水;一件是盘,用来承接洗手时洒下来的水。古代没有自来水,人们便用匜之类的器皿从上向下浇水,洗后的水便留在盘子内。这里的盘与我们现在所用的盘子、盆等器皿相似。
徐州博物馆收藏了一件西汉的铜匜,这件铜匜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西面第一侧室,与庖厨等实用器一同出土。
铜匜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公元前2世纪
匜的外形类似勺子或瓢,平面呈椭圆形,腹部下收为方形平底,前部有一长方形流,流口稍宽,后端有一环形钮,造型十分简洁。
其实匜最初的造型十分复杂,它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从战国晚期开始逐渐减少,至汉代已经不多见,其造型经历了从繁到简的过程。匜最早的形制很接近兽形,如同当时的牲尊、觥等青铜器一样,大概是对动物造型的模仿。
商代晚期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匜被专家认为是最早的匜,用来盛酒。商周时期礼制严格,反映在器皿上体现为规矩整齐的程式感、严格的等级制度。
司母辛匜 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出土 商代晚期
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为器皿造型从装饰繁缛向实用性转变提供了文化和思想基础。春秋中期开始,匜逐渐转变为专门用来注水的水器,它的造型也发生了演进。从复杂的动物造型,转向轻便简单的造型,直到西汉时期形成程式化的半椭圆型。
提到匜,我们会经常想到一个词“奉匜沃盥”,这是古时常用的一句成语,商周时期,宴飨前后、祭祀、婚葬等仪式上均有“沃盥之礼”,用洗手表示洁净尊贵。奉,即双手捧起的意思。沃,义为浇水。“奉匜沃盥”一语源出《左传》,讲的是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晋文公)洗手的故事。洗手洗脸,极为平常,有何“故事”可言?
在现代社会里,从总统总理到一般公民,尽管地位不同,洗起手来,使用的肥皂、毛巾或许有贵贱之别,而其方式总是“差不多”的。可在等级森严,人分十等的古代,人君与小民就连洗手这样的生活小事也是迥然不同的,一旦失礼,有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怀赢奉匜”:《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当年,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流亡的重耳作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有一天,怀嬴捧着盛水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以湿手挥她。这可能是贵族公子的随意之举,但怀嬴却认为是鄙视自己,因而生气地加以指责。重耳此时正有求于秦国帮他回晋国夺取政权,岂敢得罪怀嬴?于是,只得脱去衣服并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沃盥本是一种礼仪,重耳随意以湿手挥人是非礼。怀嬴指出后,重耳能及时改过,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机敏和度量。
“奉匜沃盥”是二千六百多年前的事,所奉之匜也是当时通用的器物,和我们确是相距太远了。但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其平和、中正的特征,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到礼仪的细节与现在虽有不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万世一贯的,只有与时俱进,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文化的因子才能历久弥新。
高能预警
好好记住这些字的读音
下次去博物馆的时候
可以傲骄的显摆一下
徐州广播和徐州博物馆联袂打造文博探索类节目《徐州宝藏》
播出时间:
【本周六】
FM103.3—8:50 18:50 20:50
FM91.6— 12:00 20:00
【周日】
FM93— 10:55 14:55 18:55
FM105— 22:45
本期撰稿:谢砚文|播制:张强|编辑:智慧
「 特别鸣谢 」徐州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