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物种在不同的地域有着相差甚远的价值。这不仅仅地域的差别而人的商业思维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葛根和杜仲这两种在山区生存能力极强的植物品种,在张家界深山被当地人们利用得淋漓尽至而在其它同样地理地貌、温湿度相同的山区却是一堆废品。

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34橘生淮南则为桔)(1)

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34橘生淮南则为桔)(2)

聪明能干的张家界少数民族利用葛根和杜仲药食同源的原理并加以开发利用,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保健养生美食。

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34橘生淮南则为桔)(3)

他们把杜仲的花和嫩叶做成清香怡人的茶叶,把杜仲皮加工成药酒,杜仲籽用来育种繁殖,去过皮的木材也被利用起来,做成精美无比的保健筷子,整棵杜仲都成了宝贝,每一种商品都受到游客的青睐。

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34橘生淮南则为桔)(4)

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34橘生淮南则为桔)(5)

更为神奇的是对当地葛根的利用,把葛根加工成粉又用葛根粉配以花生、芝麻、米粉、蜂蜜等五谷杂粮制作成香甜可口丶营养丰富的葛根酥和用开水一冲既融的葛根粥。再配上精致的礼品盒打上自己的名片供游客欣赏和购买。这种作法既卖出了高额利润又打出自己的品牌,让土生土长的葛根造福于少数民族。让他们少了外出打I之苦在家门口就可就业挣戗。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地方却隐居深山无人问津,任其自生自灭成了分文不值的柴草。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宝贝没有遇到懂宝人,就如"千里马"没遇上"伯乐",再好的资源也被闲置。山民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什原因造成"它"们的命运如此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