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即中国民国,一般指1912年到1949年建国前这38年。

风月,意即清风明月,也指声色场所,风骚、风情。

这两个词合起来一般都会想到民国时期的声色场所,而不会想到民国的清风明月。为什么呢?你看,民国的风月场所,这么一说一般人都知道这应该是一个不可描述的场所,但是你一说民国的清风明月,这是啥玩意?肯定是黑人脸 问号的一个状态。

其实清风明月泛指的东西有很多,比如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故事,还有一些字面上看起来不可描述的事物,即使我这些不可描述也是在当下看起来,在民国甚至更远的古代,名妓跟现在有很大的区别。

名妓这个词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泛指的是表演歌舞杂技的女性艺人。

今天介绍两位民国名妓,看一看,想一想,民国的妓为何?

第一位朱筱凤,这个名字你不一定熟悉,但是说起其艺名小凤仙,你肯定听说过。有一部电影叫做《知音》讲的就是朱筱凤与民国著名爱国将领蔡锷将军的故事。

朱筱凤自幼聪颖,识文断字,会拉二胡,会弹琵琶,会唱京剧,会写歌词,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

你看看“识文断字,会拉二胡,会弹琵琶,会唱京剧,会写歌词”放在现在就是影视歌三期明星 词作人 演奏家 的人。

朱筱凤的父亲是一个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也就是说官宦子弟,但是后期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而没落了。

朱筱凤成名于上海.走红于北平,无疑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适革命英雄蔡锷为袁世凯所困,与朱筱凤两情相绻,仗义巧施脱逃之计,蔡旋与革命党结合,起义反袁,促成二次革命成功。她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其爱国义举,先后编成电影(《知音》)、电视,普受欢迎。

第二位潘妃,当代女画家。

潘妃年幼的时候也是风月场所中人,直到二十岁认识了,一代艺术家张伯驹,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同事也改变了,张伯驹的人生。

潘妃出生名门,自幼生活孤苦,自20岁是拜师其丈夫张伯驹学画,又从朱德箐习作花卉,后与老画家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合作绘画。婚后,她潜心观摩张府珍贵书画真迹,悉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并陪伯驹游历名山大川,进行实地写生。功夫不负有心人,1940年代已崭露头角,尤擅长工笔重彩山水画,承继了细密严谨,金碧绯映的一派,成为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清风与明月的关系(风月与风月相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