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斯特凡•巴龙,《经济周刊》前主编近来从参考消息上读到他写的好几篇比较分析中西差别的文章,感觉他说对了点,让人读了多有启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德国人告诉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德国人告诉你(这个德国人不简单)

德国人告诉你

德国人斯特凡•巴龙,《经济周刊》前主编。近来从参考消息上读到他写的好几篇比较分析中西差别的文章,感觉他说对了点,让人读了多有启示。

比如说,去年的7月3日,巴龙在德国某网站发了一篇题为《像父亲一样的国家》,不说别的,单看标题,就很形象,也很有意思,不是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入的理解,是拟不出这个标题的。

巴龙在文章中说。中国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感到担忧,他们恼火中国的执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人民的欢迎,却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巴龙引用新加坡政治学家、前外交官马凯硕的话说,西方因意识形态上的盲目性,以及相信自己的民主制度时时处处处都优于其他制度,因此“盲目低估中国。”

巴龙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人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西方人喜欢二元对立,对与错,好与坏,非黑即白,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个人与集体等二元对立。而中国人知道灰色区域,对他们而言,对立构成了统一。在他们的思想中,阴阳对立的力量代表了整个宇宙的运动规律。中国文化它是混合的。所以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不同,中国的执政党始终根据本国实际、具体、情境、非线性和整体的思想传统来适应形势,并被证明是高度灵活、乐于尝试和学习的。巴龙还说,根据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韩博天和裴宜理的说法,中国政府的执政风格将政治理解为“不断变化和处理冲突、尝试和临时调整的过程”。

巴龙还说,中国执政党“不受教条束缚”,没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成不变的学说,而首先是一种将实践作为判断真理标准的辩证的考察方法。因此,巴龙不无羡慕地赞叹道,中国与通常的假设相反,和从前东欧集团了解到的情况不同,几乎没有受教条主义理论家的领导,领导者更多的是由不同岗位上得到历练的训练有素的人来担任。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了这样的深度,确实不易,它让人想起苏东坡的诗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