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题画诗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春天景色,同时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诗的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边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令人击节称叹。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达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中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才想到鲜嫩的河豚,合情合理。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近海。江边人捕捉后,便拿到市场上去卖。这句诗虽然离开了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泥于画。

这首诗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 “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完整版(必背古诗词-惠崇春江晚景)(1)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完整版(必背古诗词-惠崇春江晚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