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仲春时节,东风冬暖,冰雪消融,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触目所及,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华景象。

这是一个令人心生美好的月份,来日可期,有无数的憧憬和期盼。

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

有人伤春,有人悲秋,季节更迭,时光如流,总是会令人心生唏嘘之感。

仲春二月,送您四首清新明亮的古诗,一起来领略古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情怀。

描写四季的古诗30首(送您四首清新明亮的古诗)(1)

01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唐.张敬忠《边地》

赏析:五原春迟,已经是仲春二月了,那些报春的垂杨柳还沉睡在冬天的酣梦,枝头不见一丝绿色。

此时,黄河两岸冰雪消融,内地已经进入了桃红柳绿的春天,都城长安也到了落花缤纷的时节。

五原地处西北边陲,气候严寒,风物荒凉,风沙漫天,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长安城已是姹紫嫣红开遍春意阑珊了,而这里的春天还遥遥无期。

边地荒寒,寂寞凄凉,远离家乡和亲人,难免令人心生戚戚之感,特别是对于那些常年驻守在里的戍边将士。

可是,在整首诗中,我们看不到一点点悲戚和愁苦,相反,它给人的感觉是辽阔和壮美,是宁静平和的安适愉悦,是对边地风物的的热爱和欣赏,是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和憧憬。

诗言志,词抒情。能够写出,如果不是内心丰盈,心胸乐观豁达,是不会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诗作来的。

诗人简介:张敬忠,唐朝诗人,唐中宗神龙年间曾任监察御史,后应张仁愿之邀在边塞军中任判军事。

描写四季的古诗30首(送您四首清新明亮的古诗)(2)

02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赏析:看看又是仲春时节,花未开,柳未绿,山城还沉浸在寒冷的冬天里,让人不免心生疑虑,是不是春风吹不到这么遥远偏僻的地方呢?

残雪压弯的枝头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尽管天气严寒,春雷还是如约而至,它好像在催促冬眠的竹笋赶快醒来。

夜里,那阵阵北归的雁鸣又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久病的人看到这新春景物,又添新愁。

但是诗人转念一想,自己曾经在洛阳欣赏过国色天香的牡丹,这一生里已经拥有过最名贵的花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即便这里的春天来得晚一些,野花开得得晚一些,但早晚它总是会来的,花也是会开的,所以又何必哀愁叹息呢,想到这里,诗人就释然了。

描写四季的古诗30首(送您四首清新明亮的古诗)(3)

宋仁宗景佑三年,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从朝中重臣到边地县令,仕途的坎坷,人生的失意,都让他心绪难平。

但是,他又是豁达通透的,诗中虽然隐隐地流露出些许迷茫和落寞,但却并不是沮丧和失望,而是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不悲观,不放弃,来日可期,这是诗人对自己的肯定,是满满的自信。

诗人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描写四季的古诗30首(送您四首清新明亮的古诗)(4)

03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宋.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赏析:二月天气,冰雪消融,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苕溪已经醒来,绿水潺潺,汩汩东流。

客居他乡,诗人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春雨,又会时常想起那些兴趣趣相同的好友们。

那个住在西庵的智老精于禅学,但总是疾病缠身;在北栅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安于穷困。

诗人忽然就很想念他们,于是就驾起小舟去寻访而二位挚友,在春风的吹拂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此时的诗人是多么的风流俊逸。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诗人和他的朋友都是安于贫贱淡泊名利的儒雅之士,所以才会惺惺相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清丽,婉约,淡泊,宁静,这个早春二月是如此的安适温暖。

诗人简介: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有《简斋集》传世。

描写四季的古诗30首(送您四首清新明亮的古诗)(5)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清.袁枚《湖上杂诗》

人间二月,阳光明媚,花开似锦,多么美好的春日时光,就如人的少年时期一般,充满无限的活力和生机,是最值得珍惜的。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让你心生明媚,因为,天会暖,花会开,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回来。

风雨人生,我们需要的是用平和的心态去过顺其自然的生活,那样,即使是山重水复,也会很快地迎来柳暗花明,就如,诗人在仲春二月的诗词中传达给我们的启示那样……

描写四季的古诗30首(送您四首清新明亮的古诗)(6)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