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学习感言(关于CMA虐心又励志的故事)(1)

备考CMA,需要机会成本

CMA考生,没有不知道机会成本的含义的。在财务管理中,所谓机会成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

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比如,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我们选择了一项投资方案,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

对于CMA的考生而言,放弃目前的工作,或放弃学习英语、考研等其他机会,放弃舒适的生活,甚至小到放弃听音乐会、看本来酷爱的世界杯等,都是考CMA的机会成本。虽然,有些内容是无法用金钱衡量和计算的,对于习惯于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会计人员,尤其如此。

考CMA的机会成本很大,尤其是与现实经济生活中选择其他投资项目不同的是,考CMA的付出不一定有收获。按照长期财务管理的风险理论,考CMA的风险概率很大。在经济生活中,高风险的项目高收益,但是考CMA却是高风险,不一定有高收益。

在中国,高考是一件牵动全国的一件大事。高考的学生用“黑色的六月”、“残酷”等词来形容高考。但是与CMA考试相比,无数经历过高考并已经在高等院校就读或毕业的CMA考生普遍认为,与CMA考试相比,高考很简单,根本不能和CMA相提并论!如果说两个考试有共同点,只不过让考生再次回忆起过去已经获胜的战斗而已。

年轻的学子普遍反映“经历过CMA考试后,感到高考的那个阶段真是幸福。那时能够集中精力学习,一切以我的高考为中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现在参加CMA考试,在工作和家务之余学习,顾此失彼,从来没有一天能够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

且不说CMA考试的难度和通过率远低于高考,而且高考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庇护下,专心复习,而CMA考生却是在经济、家庭、工作“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去应考的。一切资料要靠自己找,学习时间要靠自己挤,还要诚惶诚恐地看领导的脸色,生怕考试还没有通过,而饭碗已被砸。

02、备考CMA,是对意志的磨练

有一位考生,为了参加CMA考试,寒、暑假从来没有带孩子度过假。那年夏天,她拒绝了孩子暑假去海滨度假的要求,坚持不休假,计划把年休假用于考试前复习。可是,考试临近时,领导不批准她休年假。她从单位直接去考场考试,临走前,同事通知她下午要开会。她说不行,要去考试。好心的同事提醒她:“还考试?别考完试,回来就下岗了。”她无奈地回答:“正因为随时要下岗,所以更不能放弃考试。”

有一位在县城城建系统工作的考生,在考前一个月,被领导派到驻外地办事处蹲点。平时的一切努力,顷刻化为乌有,消失殆尽。如果说,高考是当时必须走的路,而今天参加CMA考试却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自己选择的更加艰难的第二次搏击。

不见了春天的阳光,没有女友的依偎,为了通过CMA,生活是如此的单调和枯燥。在一位年轻的考生眼里,认为CMA考试简直是在受刑。他说:我知道许多人为考CMA甚至不上班,孩子也不管,家也不要了。还有许多人考前学得直吐,累垮了身体。同事曾开玩笑说,你们发CMA证的时候应该再加上个六级伤残证。可见我们付出甚多。尤其是大龄考生,失去的东西太多了,机会成本太高,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

可是他一边抱怨着,另一边却义无反顾投入考试大军中。春节刚过,他就手捧书本,孜孜不倦。他把旧教材中的全部公式和的数据全部整理出来。刚拿到新教材,他就参加辅导班,参加面授。他通读教材 3遍以上,做三份练习题。考前两月,每天看书做题14小时。即使如此,考试完毕,对于结果仍然没有把握。

参加CMA考试,不仅仅是对学识的考验,也是对意志的磨炼。

03、备考CMA,勤能补拙还不够

很多在考试场上曾经百战百胜者,在CMA的考试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有位考生,从小学开始,依靠“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上”的奋斗精神,历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而且在高考时位列某市理科第一名。但是,这种“勤能补拙”的方法在CMA考试中却未能奏效……虽然他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但是考运并不佳,没能摘到胜利果实。

有一位在校生,大四时报了两门,连学校的课都不去上了,整天备战CMA,每天学习废寝忘食。这位在同学印象中堪称聪明的考生,考试的结果却不理想:报了两门,实际只过一门。

无数在考研中轻松过关者,也在CMA考试中溃不成军,望CMA考试而兴叹:难、难、难在考CMA的漫漫之路上,最为悲壮的要数一些一年努力未能过P1的考生,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些考生始终在CMA及格线的门槛前徘徊。

即使那些一次成功通过两科的佼佼者,在他们的某一段生命的历程中,也只有CMA,只不过这个历程远比他人短。

生命里只有CMA的日子,不再有快乐、轻松、甚至健康,没有与家人团聚的好时光,没有享受生活的好日子。有些考生家里几年不开电视,从不叫亲戚朋友来家玩。甚至有考生买了秒表,做题看书都分秒必争,掐表做练习。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伏案挑灯夜战,哪个CMA考生不是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又何尝不是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在考CMA过程里,在明知考CMA的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却一次次充满激情地去奋斗。

04、备考CMA,要习惯两点一线

备考期间,无数的考生在上班工作和考CMA中间两点一线。

不用工作的、在大学期间报考的考生甚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然,那些学习和家务一肩挑的妈妈考生、爸爸考生除外。有一位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考生,6月份回安徽老家复习至9月份回京参加考试,整整3个月,没有迈出她家的大门,全心全意备战。最后一举攻下了CMA两科的考试。她找到了好工作,进了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

不能请假的考生好生羡慕有时间看书的人。从事会计和财务工作的考生,工作繁重,月底和年底的加班是常事。

在著名的五大会计事务所工作的考生,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上班的时候忙得头晕脑涨,下班已经筋疲力尽。很多考生每天工作10个多小时,若要学习,只能从睡眠时间中挤,睡眠不足6 个小时。许多考生除了做完一本本习题集之外,还做了不下二十套模拟试题。有些考生做完了所有能找得到的习题。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CMA考试却“长使英雄泪满襟”。经历了生死较量之后,CMA考生在苦中作乐,他们笑里含泪。

申明:本文系立信财会编辑团队汇编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多内容推荐关注:微信号“chinaima”,QQ群:480890188;(http://www.chinaima.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