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基础打得好,以后的发展就容易。

还有一句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只能算一半。为什么?

因为最后十里,才是真正的考验。

就好像盖房子,盖到最后没有把屋顶加上,一样住不了。

又如《易经》中的井卦,谈到用瓶子从水井里面提水,拉上来的时候,碰到井口,瓶子碎掉,水流光了,功败垂成。

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一个词,叫做“慎始慎终”。

01 何为慎始慎终

关于“慎始慎终”,《道德经·六十四章》讲得很完整,也很生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制之于未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翻译成白话就是:

情况安定时,容易把握;情况尚无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化解;事物微细时,容易消散。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好,要在祸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住。……

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反而失败。面对事情结束时,能像开始时那么谨慎,就不会失败了。

前面几句话都是在告诉你,人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就要做好。

《易经》坤卦初六说:“履霜,坚冰至”。

脚下踩到霜,就要知道坚冰快来了。

因为霜的阴气开始凝结,循着规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坚冰。

这说明看待事物要有远见,要能够了解它细微的变化。

就好像见到叶落,就知道秋天快到了。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有迫在眉睫的忧虑,苦难来到时就会措手不及。

譬如,在年底就预先为下一年做好规划。

有长远的考虑,才能知道什么时候会很忙碌,什么事情应该避开,又要如何调节。

如果这些都可以掌握,那么即使辛苦忙碌,也知道自己为什么愿意接受,因为事先经过思考和设计,已有心理准备。

不过,最怕答应太多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搞垮身体。

人要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不要超过那个范围。

02 为何要慎始慎终

接下来,“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这句话实在太深刻了!

为什么事情快要成功时,反而会失败呢?

因为得意忘形。

“哀兵必胜”是何道理?

谨慎小心,到最后一步都不敢大意的人,才可以维持优势。

所以老子说,能够慎始慎终,才不会遭致失败。

我在德国呆过一段时间,发现德国人做事很老实,不会取巧。

譬如街上的人行道,地砖一块块铺得平平整整,每个地方都铺得很好。

不像台湾的很多人行道,开始那段铺得很好,后面就崎岖不平了,下完雨,一踩下去溅一脚水。

这说明做事的人缺乏一种训练,太过忽略自己工作的神圣性,留下很多后遗症。

而有些人做事却让我很佩服,他能把手边每样事情都做得扎实、彻底。

比如修水管,非要把它修得完美,好像修自己家水管一样。

对于这样的人,他要再多的工钱,你也乐意给。

西方讲企业管理,强调细节决定品质,每个细节做好之后,整体工作才能达到一种完美。

这和老子“慎始慎终”的观点一致。

03 临事而惧的道理

不单是老子,孔子也一样。

有一次,学生子路问他,如果老师统率三军,要带哪个学生去啊?

子路心里一定以为,老师会带自己,因为他最勇敢。

但是孔子说,你这样的人比较莽撞,我不愿意带你去。

孔子用“暴虎冯河,死而无悔”来描写子路。

意思是说,子路空手就要打老虎,徒步就要过河,死了都不后悔。

这样确实勇敢之极,但是作战的目的是要取胜,不是说我是敢死队,死了就完了。

所以孔子说,他要带“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去。

这样的人遇到事情,非常戒惕谨慎,好好筹划直到办成为止;

要么不做事,要做就要完成,而且要有事先的准备筹划。

04“慎终”最难做到

事实上,大多数人只能做到“慎始”,做到“慎终”很难。

譬如有些政治人物,从政几十年还算清廉,但到了要退休了,就开始贪污。

他们的结果可想而知,非但不能安享晚年,反而要在监狱里度过残生,甚至连性命都不保。

对我们一般人,“慎始慎终”是一个做事坚持到底的过程。

譬如做学生,小学生也好,大学生也好,刚开学几周很用功,但是到了期中考试之后,就开始松懈了。

我当老师几十年,发现学生翘课大多是从学期中间开始的。

这时候就是分出高下的时候了,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比较容易领先。

所谓“强行者有志”,能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就像跑马拉松赛一样,不能跑到终点,前面跑再快也没用。

做任何事情,结束的时候要和开始时一样谨慎,这样事情才能够圆满完成。

我们不论处在人生哪个阶段,都应该这样要求自己。

傅佩荣人生哲学(老子给世人的一句忠告)(1)

录制现场,与梁冬先生畅谈《道德经》《易经》

傅佩荣人生哲学(老子给世人的一句忠告)(2)

与梁冬先生合影

傅佩荣人生哲学(老子给世人的一句忠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