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就能诊断为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的分类与治疗)(1)

1911年Oppenheim首次提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的概念。1984年,由“肌张力障碍医学研究基金会”提出了第一个共识定义: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定义和分类逐渐出现局限性。近年来,肌张力障碍定义和分类逐步得到更新,并被广泛接受。

2013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将肌张力定义为:一种以持续或间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异常(通常是重复的)运动和/或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一般为模式化的扭曲动作,可呈震颤样。常由随意运动诱发或加重,伴有肌肉活动过溢。简而言之:过度的肌肉收缩导致的反复异常运动和/或姿势。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复杂的运动障碍,根据运动障碍形式不同,结合以上定义,分为相位性肌张力障碍(phasic dystonia)和强直性肌张力障碍(tonic dystonia)。

两种障碍形式常在同一个患者中共存,多以一种特征为主的混合表现。Phasic:反复扭动的状态;tonic:严重扭转、已固定不动的状态。如:痉挛性斜颈早期,头部不停地摆动,随病程延长,逐步固定地扭向一个方向。

过溢(overflow):泛化,肌张力障碍性运动累及(或激活)无关的肌肉(不在一个位置)。

肌张力障碍主要特征分类

肌张力障碍分类

主线1:临床特征

发病年龄

婴儿(出生~2岁)。

儿童(3~12岁)。

青少年(13~20岁)。

早发成人(21~40岁)。

晚发成人(>40岁)。

症状分布(身体受累区域)

局灶型:仅一个区域受累,如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颈部肌张力障碍、喉部肌张力障碍和书写痉挛。

节段型:2个或2个以上相邻区域受累,如颅段cranial肌张力障碍和双上肢肌张力障碍。

多灶型:2个不相邻或2个以上(相邻或不相邻)区域受累。

全身型:躯干和至少2个其他部位受累。

偏身型:半侧身体受累。

时间模式(时间特征)

疾病进程:稳定型或进展型。

变异性:持续型、动作特异型、日间波动型和发作型。

伴随症状

单纯肌张力障碍或合并其他运动障碍。

单纯型: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症状,可伴震颤。

复合型:合并肌阵挛或帕金森综合征。

复杂型:合并其他神经系统或全身系统疾病表现。

主线2:病因学

神经系统病理学

变性证据。

结构损害证据。

无变性或结构损害证据。

遗传性或获得性

常染色体显性(DYT1/DYT5/DYT6/DYT11/HD……)。

常染色体隐性(Wilson disease/PKAN/PARK2……)。

X-相关隐形(DYT3……)。

线粒体。

围产期脑损伤。

感染。

药物。

中毒。

血管病。

肿瘤。

脑损伤。

精神疾病。

特发性(不明原因)

散发性。

家族性。

肌张力障碍病因

临床常见类型

按身体区域分布

与随意运动或扳机点关系

发作性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KD):由突然的动作诱发,表现为短暂的自限的肌张力障碍性姿势发作。

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ED):肢体长时间运动后表现出的肌张力障碍,由跑步、游泳等持续运动诱发,长时间步行后导致足内翻。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因饮酒、饮茶、咖啡、饥饿、疲劳、情绪波动诱发。

肌张力障碍诊断步骤和流程

肌张力障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