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糖尿病患者经常抱怨说“每天在家测量餐后血糖就够麻烦的了,医生还要求每3个月去医院抽血,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平时在家测血糖正常就好了,为什么还需要测什么糖化血红蛋白呀,总往医院跑多麻烦呀,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呢”其实,很多“糖友”并不了解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更不清楚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糖友”口中的这个“小麻烦”——糖化血红蛋白,看看它是真“麻烦”,还是真“必要”,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时候的血糖值?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时候的血糖值(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时候的血糖值

不少糖尿病患者经常抱怨说“每天在家测量餐后血糖就够麻烦的了,医生还要求每3个月去医院抽血,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平时在家测血糖正常就好了,为什么还需要测什么糖化血红蛋白呀,总往医院跑多麻烦呀,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呢”。其实,很多“糖友”并不了解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更不清楚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糖友”口中的这个“小麻烦”——糖化血红蛋白,看看它是真“麻烦”,还是真“必要”。

一、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简单讲,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相结合的产物就是糖化血红蛋白。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反应,它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由HbA1a、HbA1b、HbA1c组成,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因此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不可靠,应采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情况。

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血糖监测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是各有优缺点的。与随机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不受一时偶然因素的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无关,因而稳定性更好。一般情况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有时两者变化不一致。比如,暴发性1型糖尿病,这时糖化血红蛋白就可能赶不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因此不能反映真实的平均血糖水平。还有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妊娠妇女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以及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慢性肾衰、血红蛋白病等,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都较低。

三、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吗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影响,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但没有必要频繁地进行该指标的检测。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每年测定2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最好每季度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

一般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在4%~6%表示血糖控制正常;6%~7%表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表示血糖控制一般;8%~9%表示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9%表示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