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值得一读的古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天”代表阳,“健”有刚毅之意。宇宙浩瀚,斗转星移,周而复始,永不歇息;君子应像“天”一样刚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地”代表阴,“坤”有和顺之意。山川平原,江河湖海,四季更替,滋养万物;君子应像“地”一样宽厚,德化百姓,承载万物。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关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

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始终积淀着一种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历尽沧桑,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近代中国,满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外来之敌,逢战必败,都是以割地赔款而收场。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最懂得中国老百姓,最能激发老百姓基因中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最能凝聚斗争的力量。把艰苦奋斗当作中国革命的法宝,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层层艰难险阻,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关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

也是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粉碎了美帝国主义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狂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依然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畏惧帝国主义的封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经济、政治、外交、核控制、航天业等领域取得的令世人惊诧的成就。

当代年轻人应该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与优良传统,发奋图强,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中道德完善的最高境界

在现在汉语里,“道德”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道”是指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德”就是顺应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也就是说遵守“道”就是有“德”,有“德”的人就是遵守“道”的人。久而久之,二者合二为一。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评价人:“这人真厚道。”“这人不厚道。”显然,“厚道”与否成了评价人的尺度。这个“厚道”就是“厚德”:待人不刻薄,宽厚,诚恳,实在。

也常常听到长辈批评晚辈:“你怎么不上道呢?”“上道”就是遵守社会道德,相反的就是不遵守社会道德。

"厚德载物"思想被儒家诠释为“仁义礼智信”。儒家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天生就有良知,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本性。

《孟子·公孙丑上》曰: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视选贤与能,但不管什么社会意识形态都把“德”放在了“才”的前面。德才兼备是难得的人才,如果不能两全,则应以德为先。司马光认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君子、小人的区别在于德与才的“比例”不同: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因为,没有道德而有才能,所造成的破坏力比“愚人”还要大。

所以,"厚德载物"是道德完善的最高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道德进修的终极目标。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关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果我们以厚德载物要求自己,就能够自我约束,与人为善,实现良性竞争,避免损人不利己的恶性竞争,敬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果我们能够以厚德载物要求自己,就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形成守望相助、兼爱交利的友善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自强不息我”“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仅是当代年轻人值得一读的古训,而且是应该铭记于心、付诸行动的古训。

,